從山東孔孟之鄉(xiāng)到江西革命圣地,九十多年前那段波瀾壯闊的革命斗爭歷史讓我們相聚于井岡山,短短五天,崢嶸歲月一一再現(xiàn)在眼前,一段段紅色故事令人潸然淚下。
干線公司積極貫徹鞏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的要求,組織這次尋根之旅,我們追尋著革命的足跡來到一千五百公里之外的井岡山,讓朱德的扁擔、八角樓的燈光、一根燈芯的故事、井岡山的歌謠不再停留在課本上,我們登上黃洋界哨口、重走挑梁小道、瞻仰毛澤東同志故居、小井紅軍醫(yī)院、三灣改編紀念館,有幸近距離觸摸那段紅色歷史,感受革命前輩的偉大情懷,硝煙不再彌漫,井岡精神閃閃。
一、堅定不移的革命信念
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處于羅霄山脈中段,面對蜿蜒的山路、艱苦的條件,我們的革命戰(zhàn)士沒有絲毫退縮;
面對敵人的殘暴、血腥的手段,我們的革命戰(zhàn)士誓死抗爭、英勇無畏。平均年齡不超過30歲的年輕隊伍,創(chuàng)造了一段又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工農(nóng)革命軍第一師參謀長張子清,被稱為“當代關云長”,沒有麻醉藥品,生生用鋸子五次割開腳踝尋找打中的子彈,紅軍醫(yī)院沒有酒精,只有鹽水洗傷口,然而張子清連鹽也舍不得用,一點點存起來,捐給了更需要的戰(zhàn)士。1930年5月,張子清終因傷重不治,犧牲在永新縣南鄉(xiāng)洞里村蕉林寺,年僅28歲。
身為同齡人,我不禁捫心自問,如果是我,身處在同樣的歷史環(huán)境中,能不能向他一樣,抱著堅定的革命信念“刮骨療毒”,在如此艱苦的醫(yī)療環(huán)境下“攢鹽獻鹽”。我不敢肯定的回答自己,但是我可以做到保持初心使命的堅守,扛起肩上的責任,把井岡山的精神融匯到業(yè)務工作中,把具體工作做好、做實,做出成效和價值。
二、堅持黨的絕對領導
堅持黨的絕對領導,對黨忠誠,是共產(chǎn)黨人對基本的要求。曾任工農(nóng)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一團團長陳浩、第三團團長蘇先駿、師長余灑度,都參加過秋收起義,但在井岡山地區(qū)不服從黨的領導,先后叛變革命,最終被處決。無論革命環(huán)境如何變化,政治立場不能有絲毫動搖。
*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制度的最大優(yōu)勢是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不忘初心,始終堅持黨的絕對領導要在大是大非問題面前,堅定正確立場,牢守道德底線,維護黨的領導,擁護*的決定和權威,守住共產(chǎn)黨員應有的底線。要牢記入黨誓言,遵守政治規(guī)矩,在黨言黨、在黨憂黨、不為困難風險所懼、不說有損于黨的形象的話,不做有悖于黨章的事情,不斷增強政治敏銳性、鑒別力,永葆共產(chǎn)黨人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三、密切聯(lián)系人民群眾的思想作風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歌謠,耳熟能詳。來到井岡山才知道,它還有一個前身是《三大紀律六項注意》。1927年10月,毛澤東在江西省遂川縣動員部隊向井岡山進發(fā)時,站在雷打石上首次規(guī)定了三項紀律:行動聽指揮,不拿群眾一個紅薯,打土豪要歸公。部隊進駐遂川縣城,分散到縣城周圍農(nóng)村發(fā)動群眾時,提出了六項注意:還門板,還鋪草,說話和氣,買賣公平,借東西要還,損壞東西要賠。
后來“還門板”改為“上門板”,“還鋪草”改為“捆鋪草”,一字之差,體現(xiàn)了共產(chǎn)黨時刻保持人民中心的地位,井岡山的革命經(jīng)驗也告訴我們,緊緊依靠和團結廣大人民群眾是一切工作成功的必然之路。作為南水北調人更是如此,要始終堅持人民觀點,站穩(wěn)人民立場,結合新時代水利精神,發(fā)揮大國重器的作用。
撫今追昔,井岡山精神與延安精神、沂蒙精神一道構筑起了中華民族的精神脊梁,是當代中國共產(chǎn)黨人精神上的“活性鈣”!笆湃サ氖窍鯚,不滅的是精神”,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面臨風險挑戰(zhàn)前所未有,雖然我們已走過萬水千山,但仍需要不斷跋山涉水。無論山高路遠,我們都將會帶著這些鮮活而勵志的記憶和足跡,在不斷創(chuàng)新和拼搏中砥礪前行。我們要結合新時代條件,堅持堅定執(zhí)著追理想、實事求是闖新路、艱苦奮斗攻難關、依靠群眾求勝利,讓井岡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時代光芒。
井岡山學習心得體會 傳承井岡山精神 初心不改 信仰永存
張慧琴
2017年10月23日,正是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九次代表大會召開之際,由九三學社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委組織的“市委會、直屬基層組織主委及骨干社員培訓班”,來到革命圣地-----井岡山,去追尋那逝去的崢嶸歲月,去探訪英烈們不朽的忠魂。
學院為學員們精心安排課程,通過專題講座、現(xiàn)場教學、體驗式教學、訪談教學及班級活動等不同的教學形式,讓學員們重溫革命歷史、堅定理想信念。我們瞻仰了井岡山革命歷史陵園、參觀了革命博物館、傾聽革命烈士后代講述烈士的故事、重登黃洋界哨口、體驗朱毛挑糧小道的艱苦……,瞻仰著一處處歷經(jīng)風雨卻風采依然的革命舊址,注視著一件件樸實無華又彌足珍貴的革命文物,學員們熱淚盈眶、心潮澎湃、激動不已。心靈再一次受到蕩滌和洗禮。幾天的學習、感受,我明白了井岡山精神的偉大和永恒,也必將如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勢,代代相傳、源遠流長,在新時代也必將放射出新的光芒。
井岡山精神,用24個字概括為“堅定信念、艱苦奮斗、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勇于勝利”。這是經(jīng)過中國革命實踐檢驗過的、符合中國實際的真理、是中國共產(chǎn)黨革命精神的重要源頭、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
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崇高的信仰----為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從建黨之初從未改變,歷久彌新。正是因為有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chǎn)黨人懷揣堅定地理想信念、前仆后繼,才有今天的和平發(fā)展時代,也正是一代又一代革命者懷揣著的信仰、初心---讓貧苦人民當家做主、過上安居樂業(yè)的辛福生活的信念,讓他們拋頭顱灑熱血也從不后退,取得了中國革命的勝利。
黨在成長的過程中也犯過這樣那樣的錯誤,但總是能及時勇敢面對、糾錯,不斷反省、提高認識、不斷進步、完善、健康成長。
在今天,談信仰、理想信念好像覺得“很奢侈”,來到井岡山,重溫歷史,聽革命后代傳承理想、信念,講述前輩們的高風亮節(jié),我們?yōu)樗麄冇心菢拥木辰缍袆、肅然起敬。革命后代沒有躺在前輩的榮譽上衣來伸手,而是依然保持樸實的本色,靠自己勤勞的雙手,勤勤懇懇的做著力所能及的事情,為自己及為社會創(chuàng)造財富,他們很普通,但活的有尊嚴、有價值、很開心。他們境界之高是現(xiàn)在社會所缺乏、也是當今社會最需要的價值觀。從他們的身上,我看到了希望,認同了他們的價值觀。
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chǎn)黨從嚴管黨治黨、并在十九大確立了全面推進黨的政治、思想、組織、作風、紀律建設,不斷增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寫入黨章。:崇高信仰始終是我們黨強大的精神支柱、人民群眾始終是我們黨堅實執(zhí)政基礎,只要我們永不動搖信仰、永不脫離群眾,我們就能無往而不勝;
十九大報告中“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中國共產(chǎn)黨就是秉承井岡山精神帶領中國人民經(jīng)過艱苦卓絕的斗爭,取得了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
在和平年代,尤其是十八大以來也是秉承這樣的精神帶領全國人民取得了各項建設的輝煌成績,讓世人矚目。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要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就深刻說明了這一點,已基本實現(xiàn)了安居樂業(yè)的最初目標,現(xiàn)階段已進入建設*的新時代即“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xù)奪取*偉大勝利的時代,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現(xiàn)代化強國的時代,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不斷被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xiàn)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是全體中華兒女?力同心、奮力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是我國日益走進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新時代,中國共產(chǎn)黨依然初心不改、信仰長存。
我們必須把每一次的感動轉變?yōu)樾袆,對照先烈和那些平凡崗位作出不平凡事的人,反思自己,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踏踏實實做好本職工作。積極進取,弘揚井岡山精神,傳承優(yōu)良傳統(tǒng)的星星之火,也必然燎原,必能在中華大地上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