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頒發(fā)的《十項準則》在原有的教師準則要求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了新時代教師的工作規(guī)范,劃清了教師的職業(yè)禁忌,引導教師努力成為四有的好老師,為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學生貢獻自己的力量。
十項準則的頒布關鍵在讀準則的解讀,改革開放40周年以來,中國的教育事業(yè)得到了飛速的發(fā)展,硬件設備突飛猛進,軟件技術支持不斷完備。但教育類的事件也不斷發(fā)生,雖然偶然的個案不能代表廣大的教育工作者,但在社會輿論的宣傳中,個案的放大作用使大家對于教育教師的看法也在發(fā)生著深刻的變化。
記得我上中學的時候,我們對教師充滿崇敬,這也是以后為什么走上教育崗位的原因,社會宣傳的口號是:“知識改變命運”,但當我進入教育崗位后,發(fā)現(xiàn)在學生家長層面對于教育的認識是:我家有好幾套房,我不用努力一樣可以過得很好,社會評價更多的是教師收入低,工作穩(wěn)定,沒有什么前途,所以教育崗位也變得越來越不那么被推崇,責任感,使命感,榮譽感越來越不那么強烈。工作的數(shù)十年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08年汶川地震的范跑跑事件,視班級學生于不顧,自己一個人躲避災難,關鍵是跑后在還論壇上宣揚自己狹隘的生命理論。經歷過這件事后,暴露教育問題的案例越來越多,亂收費、有償補課、不當言論、校園暴力、猥褻學生等層出不窮。
是不是我們的教育真的變得那么不堪了?我的感受是否定的,不管是在高中還是初中,教師隊伍永遠都是招聘的優(yōu)秀的大學畢業(yè)生,在上海甚至是研究生、博士,學校的辦法都有章可循,紀律嚴明,我曾經和朋友調侃到,出了校門你們就是自由身,作為教師,其實約束的高壓線有很多,師德、黨性、學生評價等,一個不好的老師,走在馬路上碰到學生可能都會被議論。所以教師不缺規(guī)范,缺的是自我約束的意識和職業(yè)行為的邊界!缎聲r代十項準則》的頒布恰逢其時,新一代的青年教師正大批進入教育崗位,對于廣大教師來說,有了具體的準則要求,為我們行的正,走好路,做好教師的工作提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