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要針對實施全面兩孩政策以后的新情況,加快發(fā)展多種形式的嬰幼兒照護服務,支持社會力量興辦托育服務機構,加強兒童安全保障。
當前,國家出臺政策,加大對普惠性幼兒園的支持力度。普惠性幼兒園應如何滿足百姓需求?各類型幼兒園應該如何健康發(fā)展?針對這些問題,《中國經營報》記者3月10日獨家專訪了全國政協(xié)委員、北京市北海幼兒園園長柳茹。
《中國經營報》:您今年的兩會提案主要關注幼教師資問題?
柳茹:對。前一階段主要是(關注)入園難的問題。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來要讓家長放心,家長放心要的就是質量,而師資是影響質量的關鍵?傮w看來,現(xiàn)在學位問題已經得到了很大改善。
《中國經營報》:您說的是北京的情況嗎?
柳茹:不光是北京。今年1月,我隨全國政協(xié)到全國各省市、鄉(xiāng)鎮(zhèn)調研,調研中發(fā)現(xiàn),很多地方也都做得特別好。比如山東、云南這些地方做得就非常好,政府非常重視投資建設,擴新園、擴班、擴學位。我覺得學位解決得還是很有力度的。
《中國經營報》:現(xiàn)在大家很關注普惠性幼兒園,您覺得普惠性幼兒園最大的特點是什么?
柳茹:我個人認為普惠性幼兒園就是收費上讓老百姓能接受、質量上讓老百姓能滿意的幼兒園。因為收費太高的話老百姓接受不了,F(xiàn)在國家強調辦普惠性幼兒園,我是非常贊同的,因為這也是老百姓的需求。
同時,國家對幼兒園的支持力度也越來越大。這次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出來,只要符合安全標準,只要收費合理、家長放心都給支持,不管是民辦園還是公辦園。而“家長放心”,我認為強調的就是質量。
《中國經營報》:據了解,在北京,普通民辦幼兒園收費在每個月3000元左右,公辦園可能是幾百元或者1000元左右,您如何看待這種差距?
柳茹:我認為這種差距有其存在的合理性,F(xiàn)在家長對普惠性幼兒園的需求量很大。如果要滿足老百姓這種需求的話,那么政府必須要加大投入力度。因為不投入的話,比如說師資,我到山區(qū)、農村去調研,他們有的老師一個月才能拿2000多塊錢,幼兒園的生存很困難。
但是,畢竟學前教育不是義務教育,所以政府的投入也是有限定的,F(xiàn)在國家提倡辦普惠園,并且依據實際情況進行相應補貼,充分體現(xiàn)了國家對學前教育事業(yè)的重視。當然,隨之而來的是對普惠園的規(guī)范管理。比如,北京市今年1月出臺了《北京市普惠性幼兒園認定與管理辦法(試行)》,這也為幼兒園辦園明確了方向。
那么,對于非普惠性民辦幼兒園來說,收費相對較高是正常的。因為幼兒園辦園都是需要成本的。但是,前提是要嚴格遵循國家法規(guī)、政策文件精神,要把握學前教育的根本任務,踏踏實實辦教育。2018年11月,*、國務院頒布了《關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guī)范發(fā)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要“遏制過度逐利行為”,我想,這是推動學前教育事業(yè)健康、科學、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舉措。
《中國經營報》:現(xiàn)在還有一些家庭,不在乎交多少錢,就希望有更好的幼兒園,怎么滿足他們的需求?
柳茹:我覺得這個很好,因為國家現(xiàn)在提倡多種渠道、多種方式滿足社會需求,也就是辦不同類型的幼兒園來滿足不同類型人群的需求,這是好事,能體現(xiàn)差異性。
但是,我覺得國家現(xiàn)在的導向是提升質量。所以,不管是普惠性還是非普惠幼兒園,最終都要拿質量說話。
《中國經營報》:您關注的幼教師資問題也非常重要,因為據我所知,有些幼兒園的老師流動性很大。
柳茹:幼兒教師流動性大是很多原因造成的。例如,福利、待遇問題。因為待遇低勢必會造成教師努力尋求更高的待遇,因為大家都要生存。此外,還有發(fā)展空間的問題!叭送咛幾摺,每個人都渴望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實現(xiàn)自我價值。如果長時間得不到尊重和認可,勢必會造成流動。
因此,我覺得解決幼教師資問題,一方面要切實提高幼兒教師的福利待遇,吸引更多優(yōu)秀的人加入到教師行列;另一方面要加大對幼兒教師的培養(yǎng)和培訓力度,讓每一位教師都能通過專門的培養(yǎng)和培訓獲得專業(yè)化水平的不斷提升,從而讓人才“留得住”。
《中國經營報》:現(xiàn)在國家鼓勵社會資本辦幼兒園,您覺得在監(jiān)管上應該做些什么?
柳茹:鼓勵社會資本辦幼兒園在緩解老百姓入園需求的同時,確實給監(jiān)管帶來了更大的挑戰(zhàn)。
首先,要實現(xiàn)對不同類型幼兒園監(jiān)管的全覆蓋。比如,北京市現(xiàn)在采取的措施之一是為每一所幼兒園設立“責任督學”,加強對幼兒園的過程性監(jiān)管。
其次,要為各類型幼兒園的發(fā)展提供必要的支持。比如師資培養(yǎng),要“雨露均沾”。拿北京市來說,當前已經基本上將所有類型幼兒園的教師都納入培養(yǎng)與培訓體系。去年,對全市幼兒園園長、中層干部、教師、保育員、工勤人員、勞務派遣人員進行了全員培訓。這個力度是非常大的。
另外,學前教育事業(yè)的健康發(fā)展還需要法律的保障。希望進一步加快立法進程,理順主體關系,明確管理職責,讓各類型幼兒園的辦園行為都有法可依,從而為學前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營造健康、有序、和諧的生態(tài)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