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教師三真三實心得體會1
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也是我們黨的傳家寶。由此而衍生出的群眾立場、群眾觀點、群眾方法,都使得我們的黨和政府、我們的機關干部具有了天然的群眾親和力,這也是這么多年來各項事業(yè)蒸蒸日上、生機勃勃的源泉。當然,時代在變,形勢在變,我們需要學會用“三真三實”維系機關干部的群眾親和力。
一、用真抓實干檢驗群眾親和力
實際工作中,光榮傳統(tǒng)的繼承與發(fā)揚雖然是“九個指頭”的主流,但總有一些機關干部跑偏走歪,想著虛頭巴腦的點子,做著脫離群眾的事情,不能踏下心來真抓實干,結果在有意無意中漸漸疏遠了群眾,也就慢慢喪失了群眾親和力。
有的機關干部雖然經常下基層,但由于在機關待得久了、與基層離得遠了,沙發(fā)坐得多了、板凳坐得少了,容易出現(xiàn)對基層感情變淡、對群眾關注不夠的傾向,雖然可能知道群眾的一些情況,但往往知之不多、知之不深,并因此導致了在工作指導上與基層建設實際脫節(jié),與群眾思想實際脫節(jié)。
有些機關干部盲目迷信“距離產生美”、“距離樹權威”,把“心往基層想,人往基層走,勁往基層使”掛成了口頭禪,卻沒有付諸于實際行動,有的雖然被動地響應號召,把身子走了下去,卻沒有把心思真正帶下去,反而享受了“被特殊”的“VIP待遇”,群眾親和力也就束之高閣、無從談起。
還有部分機關干部,或者由于直接從院校進機關,或者因為離開基層太久,對基層情況的掌握基本屬于“空白”、“過時”狀態(tài),偶爾下到基層,常常浮在面上、走馬觀花,不擅解剖麻雀、思考問題,容易在指導基層工作時出現(xiàn)“閉門造車”、“刻舟求劍”問題,迫切需要到人民群眾中“補補課”、“回回爐”。
二、用真心實意喚回群眾親和力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xx號召各級領導和機關干部踴躍投身基層火熱實踐,對于密切黨群關系、干群關系,喚回并增強機關干部的群眾親和力,無疑會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進而凝聚起投身追夢實踐、實現(xiàn)強國目標的磅礴力量。
基層是門必修課,群眾是本必讀書,知基層是機關人員的基本功。這句話不光是對基層干部講的,機關干部也需要這樣。只有熟悉基層、了解群眾,機關干部才知道該做什么、該怎么做,機關辦的事才能更有“準頭”,真正從基層最關心的事情入手,而不會光顧著“一頭熱”,老搞些出名掛號的“彩頭”。
機關干部需要多做一些為基層辦實事、組織走訪慰問等“規(guī)定動作”,通過這些基本動作,讓人民群眾切身感受到政府的真心關懷與機關的真誠努力。機關干部應當撲下身子,既看看群眾的飯菜,更看看群眾的期待,既聽聽群眾的心聲,更聽聽群眾的呼聲,在和老百姓打成一片中,找到和群眾心貼心的感覺。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上邊千條線,下面一根針”,機關若是隨意穿針引線,最終只會事倍功半。機關只有知基層所想,設身處地體驗群眾疾苦,才能急基層所急,把群眾的冷暖化為自己的安危,感同身受地為基層群眾服好務,以誠懇姿態(tài)打動群眾,靠實際言行贏得信任,用真心實意喚醒并強化自身的群眾親和力。
三、用真情實感粘牢群眾親和力
粘牢群眾親和力并不簡單,需要機關干部挑戰(zhàn)很多困難。畢竟社會是流動的,群眾是流動的,思想更是流動的,熟悉基層情況、了解群眾思想永遠不可能一勞永逸、一步到位,必須用真情實感來維系好鞏固好發(fā)展好來之不易的群眾親和力。
群眾親和力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機關干部對群眾的情況,不光要知其一還要知其二,不光要知其表還要知其里,不光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不光要知靜態(tài)情況還要知動態(tài)情況。唯有如此,機關干部才能對基層單位的情況越來越清楚,對基層群眾的愿望越來越清晰,對基層建設的現(xiàn)狀越來越清醒。
在此基礎上,機關干部需要學會用真情實感來拉近和群眾的距離,而距離越近,反過來又會越增進感情,從而在反復循環(huán)中粘牢雙方。機關干部只要主動放下身段,經常走近基層,就一定能找到打開群眾心扉的鑰匙,架起溝通的橋梁,就一定能用機關干部的“辛苦指數(shù)”換來基層群眾的“幸福指數(shù)”,把黨的群眾路線走到群眾心坎上。
機關干部也只有真正把群眾放在心上,對基層的情況才會了如指掌;反之,所知寥寥,機關工作就會如同隔靴搔癢。為此,機關干部每一次下基層,都應主動當好黨委機關的“延長線”和“移動基站”,把基層的實情報上來、摸回來、理出來。通過問計于民,融入真情實感,機關才能研究制定出真正服務為民的政策,使之具有強大的群眾親和力。
有關教師三真三實心得體會2
11月29日,xx發(fā)表了《為人民服務要做到“三真三實”》的評論文章,提出為人民服務要有真才實學的本領,要有真心實意的態(tài)度,要有真抓實干的作風。黨的事業(yè)的基礎在基層,因此,對于我們基層的干部來講,認真領會“三真三實”的精神,切實強化“四種意識”,對于基層各項事業(yè)的又好又快發(fā)展顯得尤為重要。
一是強化學習意識。學習是能力之基,修身之道,也是達到真才實學的根本途徑。基層工作千頭萬緒,繁冗復雜,因此做好基層工作,學習是第一步;鶎痈刹恳驎緦W、向理論學,要把黨的方針政策特別是黨的支農惠農政策學精吃透、爛熟于心;要向群眾學,拜群眾為師,多向群眾討教生產生活經驗;要向領導和同事學,學習他們開展工作的好做法、好經驗;要向實踐學,在工作中做到學中干、干中學,學習和實踐相結合,做到融會貫通。
二是要強化服務意識;鶎狱h員干部是基層事業(yè)的建設者和引領者,作用明顯,因此基層黨員干部要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的宗旨,不斷強化群眾意識和服務意識。要時刻將群眾冷暖放在心上,真正深入群眾,真心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愿望,真誠解決群眾疾苦。更要多深入困難較多的地方,解決群眾最急、最盼、最難、最憂的具體問題,讓人民群眾時刻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溫暖。
三是強化實干意識。xx*強調,實干興邦,空談誤國。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復興靠的是實干,基層的發(fā)展是推動民族復興的前提和基礎,基層更需要實干精神。廣大基層干部,要充分發(fā)揚黨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作風,踏實苦干,迎難而上,自強不息,真正在基層出成績,見實效,對自己分管或負責的工作要親口過問,親手操作,親自監(jiān)督,做到每項工作的落實都要擲地有聲。
四是強化責任意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在基層,重點和難點也在基層。因此,對于*,基層干部使命在肩,責任重大。作為基層干部,我們應時刻牢記使命及黨和人民的重托,堅定理想信念,攻堅克難,勤勉工作,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和高度的責任感推動基層各項事業(yè)快速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