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規(guī)則
比賽方法 :一對五人,其中一人為隊長,候補球員最多七人,但可依主辦單位而增加人數(shù)。比賽分四節(jié),每節(jié)各10分鐘,NBA為12分鐘;每節(jié)之間休息5分鐘,NBA為130秒;中場休息10分鐘,NBA為15秒。比賽結束兩隊積分相同時,舉行5分鐘延時賽,若5分鐘后比分仍相同,再次5分鐘延長賽,直至比出勝負。
得分種類: 球投進籃筐經(jīng)裁判認可后,便算得分。3分線內側投入可得2分;3分線外側投入可得3分,不管是腳跟還是腳尖踩到3分線進的球視為2分球。罰球投進得1分。
進行方式:比賽開始由兩隊個各推出一名跳球員至中央跳球區(qū),由主審裁判拋球雙方跳球,開始比賽。
選手替換:每次替換選手要在20秒內完成,替換次數(shù)則不限定。交換選手的時間選在有人犯規(guī),爭球,叫暫停等。裁判可暫停中止球賽的計時。
罰球 :每名球員各有4次被允許犯規(guī)的機會,第五次既犯滿退場(NBA中為6次)。且不能在同一場比賽中再度上場, 罰球是在誰都不能阻擋,防守的情況下投籃,是作為對犯規(guī)隊伍的處罰,給予另一隊的機會。 罰球要站在罰球線后,從裁判手中接過球后10秒內要投籃。在投籃后,球碰觸到籃框前均不能踩越罰球線。
違例 :大致可分為(1)普通違例:如帶球走步,兩次運球(雙帶),腳踢球(腳球)或以拳擊球。(2)跳球違例:除了跳球球員以外的人不可以在跳球者觸碰到球之前進入中央跳球區(qū)。
注意事項
1.保護重要關鍵部位:籃球比賽對抗十分激烈,因此非常容易出現(xiàn)關節(jié)韌帶拉傷和扭傷,所以,在運動前,除了要穿合適的高腰籃球鞋以外,還應該佩戴護踝,護膝,以及護齒等。
2.合理的安排運動量:長時間的大運動量不僅會造成身體機能下降和抵抗力下降,而且會妨礙到正常的休息時間。一般來說,每次運動量盡量控制在1小時左右最好。
3.掌握合理的打球技術:打籃球的朋友應該注意基本功的訓練。
4.打完籃球不要喝碳酸飲料:喝碳酸飲料非常容易造成身體的鈣質流失,特別是在剛運動以后。
5.調整身體,放松肌肉:打完籃球以后應該迅速擦干汗水換好衣服,慢慢的走動。等到身體恢復平靜狀態(tài)之后再離開。
國際籃球日的由來
籃球是1891年由美國J?奈史密斯博士創(chuàng)造的,在1891年的12月21日,舉行了首次世界籃球比賽,后來籃球界就 將此日定為國際籃球日。球運動是在1891年由美國 馬薩諸塞州斯普林爾德市基督教青年會訓練學校體育教師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借鑒其他球類運動項目設計發(fā)明的。起初,他將兩只桃籃釘在健身房內看臺的欄桿上,桃籃上沿離地面約3?05米,用足球作為比賽工具,任何一方在獲球后,利用傳遞、運拍,將球向籃內投擲,投球入籃得一分,按得分多少決定比賽勝負。
在1891年的12月21日,舉行了首次世界籃球比賽,后來籃球界就將此日定為國際籃球日。
國際籃球日的介紹
國際籃球日歷史發(fā)展
籃球由于籃球運動是一項富有吸引力的新穎的室內外運動項目,不僅在美國國內得到很快的發(fā)展,而且也相繼傳播到歐、亞、南美洲等一些國家。1904年,美國青年會男子籃球聯(lián)合會正式出版了第一本國際籃球規(guī)則。1963年第11屆奧運會將男子籃球列入正式比賽項目,籃球運動由此登上了國際競技運動舞臺,成為一項世界性的運動項目。
籃球運動是在1891年由美國馬薩諸塞州斯普林爾德市基督教青年會訓練學校體育教師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借鑒其他球類運動項目設計發(fā)明的。起初,他將兩只桃籃釘在健身房內看臺的欄桿上,桃籃上沿離地面約3?05米,用足球作為比賽工具,任何一方在獲球后,利用傳遞、運拍,將球向籃內投擲,投球入籃得一分,按得分多少決定比賽勝負。
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青年會籃球規(guī)則》:比賽時間規(guī)定為上、下半時各15分鐘;對場地大小也做了規(guī)定;上場比賽人數(shù)由每隊9人、7人、5人、3人。隨著籃球運動在美國國內的推廣與開展,場地、器材也不斷改進,逐漸形成近似現(xiàn)代的籃板、籃圈和籃網(wǎng)。
由于籃球運動是一項富有吸引力的新穎的室內運動項目,不僅在美國國內得到很快的發(fā)展,而且也相繼傳播到歐、亞、南美洲等一些國家。1904年,美國青年會男子籃球聯(lián)合會正式出版了第一本國際籃球規(guī)則。1963年第11屆奧運會將男子籃球列入正式比賽項目,籃球運動由此登上了國際競技運動舞臺,成為一項世界性的運動項目。
在1891年的12月21日,舉行了首次世界籃球比賽,后來籃球界就將此日定為國際籃球日。
國際籃球日的介紹
國際籃球日簡介
每年的12月21日是國際籃球日,這是籃球界為紀念在1891年的12月21日舉行的世界首次籃球比賽而設立的。1891年12月初,美國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市基督教青年會國際訓練學校(后為春田學院)的體育教師詹姆斯?奈史密斯博士發(fā)明了籃球,在1891年的12月21日,舉行了首次世界籃球比賽,后來籃球界就將此日定為國際籃球日。
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13條比賽規(guī)則,主要規(guī)定是不準持球跑,不準有粗野動作,不準用拳擊球,否則即判犯規(guī)連續(xù)3次犯規(guī)判負1分;比賽時間規(guī)定為上、下半時,各15分鐘;對場地大小也作了規(guī)定。上場比賽人數(shù)逐步縮減為每隊10人、9人、7人,1893年定為每隊上場5人。
1904年在第3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上第1次進行了籃球表演賽。1908年美國制定了全國統(tǒng)一的籃球規(guī)則,并有移種文字出版,發(fā)行于全世界,這樣,籃球運動逐漸傳遍美洲、歐洲和亞洲,成為世界性運動項目。
國際籃球日的介紹
1936年第11屆奧運會將男子籃球列為正式比賽項目,并統(tǒng)一了世界籃球競賽規(guī)則,但在此后10多年間曾多次修改。女子籃球則是到了1976年第21屆奧運會上才列為正式比賽項目。從1992年的巴塞羅那奧運會開始,職業(yè)選手可以參加奧運會籃球比賽。
籃球運動是1896年前后由天津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傳入中國的,隨后在北京、上;浇糖嗄陼镆灿辛舜隧椈顒。在1910年的全運會上舉行了男子籃球表演賽之后,在全國各大城市的大、中學校的籃球活動逐漸開展起來,其中以天津、北京、上海開展得較好,水平也較高。
1926年以后,中國籃球運動水平有了較大提高。2002年,姚明以選秀狀元的身份進入當今世界籃球水平最高的聯(lián)賽??美國籃球職業(yè)聯(lián)盟(NBA)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