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zhàn)爭簡稱抗戰(zhàn),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zhàn)爭。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抗日戰(zhàn)爭讀后感悟,一起來看一下吧。
在抗日文章中,我看到了炮火連天、濃煙滾滾的戰(zhàn)常一個個滿身鮮血、汗流浹背、奮力拼搏的八路軍戰(zhàn)士們。萬山叢中,青紗帳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抗日游擊健兒到處逞英豪;雁翎隊、敵后武工隊、鐵道游擊隊,地道戰(zhàn)、地雷戰(zhàn)、麻雀戰(zhàn)……使驕狂一時的日本侵略者陷入到敵后人民的汪洋大海。我還看到了19路軍組織的“敢死隊”出發(fā)前接受長官的指示。我還看到抗戰(zhàn)1月27日午后,日軍準備開火的消息使住在北四川路一帶的上海居民紛紛涌向租界避難。最后,蔡延鍇軍長親臨前線指揮……淞滬會戰(zhàn)中“八百壯士”的忠貞獎章,“血戰(zhàn)臺兒莊”的殺敵大刀,“武漢會戰(zhàn)”中斃敵3000余人的萬家?guī)X大捷中繳獲的戰(zhàn)利品……抗戰(zhàn)初期,數(shù)百萬軍隊對日軍進攻進行了正面作戰(zhàn),給日軍以沉重打擊,粉碎了日本軍國主義者“速戰(zhàn)速決”的美夢!翱谷談t生,不抗日則死,抗日救國,
已成為每個同胞的神圣天職!”“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zhàn),才是我們的出路。”中國共-產-黨,率先吹響抗戰(zhàn)的號角。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fā)。在中國共-產-黨的積極努力和推動下,國共兩黨拋棄恩怨再次走到一起,中華民族全面神圣抗戰(zhàn)從此以燎原之勢燃燒起來。這場在1945年9月3日贏得的戰(zhàn)爭勝利全然不同以往110年前的甲午戰(zhàn)爭,中國進行的仍是一次封建王朝戰(zhàn)爭,而日本則進行的是一次國民戰(zhàn)。從1840年開始到抗日戰(zhàn)爭勝利的105年間,幾乎所有的大中小帝國主義國家都侵略過中國,而我們惟一贏得的,就是60年前的那場勝利。那是近100年來積貧積弱的中國第一次在一場生死存亡的民族戰(zhàn)爭中取得勝利,這場勝利改變了中華民族的歷史命運,喚醒了沉睡了幾個世紀的中國。
歷史學家陳寅恪曾說:“國可亡,史不可滅”,在《抗日戰(zhàn)爭》中,我了解這段悲壯而可歌可泣的歷史,作為一名中國學生,建設祖國,無疑是責無旁貸,卻又是一件難以承載的任務。戰(zhàn)士們就是這樣拋頭顱,灑熱血,用汗水和鮮血換來的新中國。讓我們勿忘國恥,好好,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將來振興中華!革命戰(zhàn)士永垂不朽!
《抗日戰(zhàn)爭》這本書在圖書館一個偏僻的角落里,原本沒注意到它,但它封面的圖片讓我有了濃郁的興趣,一位中國士兵用刺刀將一位日本士兵插在一座橋上,而日本人則狠狠的望著中國士兵,背景是紅色的,像血……經過請教管-理-員,原來這是盧溝橋,是一個值得億萬中國人銘記的日子,是一個讓中國飽受痛苦的日子……
我買下了著本書,并不是為了讓書櫥更擁擠,而是告誡自己:勿忘國恥!
書,讀完了,了解了史事,眼望今天的生活,有些人抱怨中國這不好.那不好,但可曾想過,今日的美好生活是怎么來的?這可是戰(zhàn)士用自己滾燙滾燙的鮮血換來的。這個代價太大了!
在抗日戰(zhàn)爭的文章中,我看到了尸橫遍野,硝煙滾滾的戰(zhàn)常一個個一個個滿身鮮血、汗流浹背、奮力拼搏的八路軍戰(zhàn)士們汗流浹背、一個個滿身鮮血、汗流浹背、奮力拼搏的八路軍戰(zhàn)士們奮力拼搏的八路軍戰(zhàn)士們.萬山叢中,青紗帳里,GCD領導的游擊隊所向披靡;雁翎隊、敵后武工隊、鐵道游擊隊,地道戰(zhàn)、地雷戰(zhàn)、麻雀戰(zhàn)……使得自狂日本鬼子陷入了GCD的包圍。我看到了“淞滬會戰(zhàn)”中“八百壯士”的忠貞獎章,還看到了“血戰(zhàn)臺兒莊”的殺敵大刀和“武漢會戰(zhàn)”中斃敵3000余人的萬家?guī)X大捷中繳獲的戰(zhàn)利品……抗戰(zhàn)初期,數(shù)百萬軍隊對日軍進攻進行了正面作戰(zhàn),給日軍以沉重打擊,粉碎了日本軍國主義者“速戰(zhàn)速決”的美夢。
GCD是我國第一個吹響抗戰(zhàn)嚎叫的,1937年7月7日,七七事變,執(zhí)意要消滅GCD,但共-黨沒有因此放棄國共合作,最終在GCD的努力和推動下靚湯再次合作,中華全面的抗戰(zhàn)就此展開!從1840年到1905年間,無論大.小帝國,都侵略過中國,但之后我們終于勝了一場大仗,使得沉睡幾個世紀的巨龍?zhí)K醒了,從此,中國走上了*。
看完這本書,心頭不禁一顫,當年被侵略的中國到如今的巨大變化是需要多少人民的共同奮斗,拋頭顱,灑熱血才能換來今日的幸福生活,即使是現(xiàn)在,我們也不可以忘國恥,這已深深扎在了中國這片土地里,我們要好好學習,為振興中華而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