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家教樹好家風建好家庭心得體會范文一
*強調“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契合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念,指出個人、家庭、國家的有機統(tǒng)一。把家風家教作為踐行*、提升公民道德修養(yǎng)和文明素養(yǎng)的重要內容,勢在必行!扒灏壮旨、簡樸本分、為民奉獻”的谷文昌家風則是家風建設的風向標。
谷文昌同志離開我們已經34年了,在他留下的豐富的精神財富中,家風更是我們全面治黨的傳家寶。回首谷文昌的一生,他嚴以律己,廉潔奉公:決不允許自己的家屬搞特殊:一是“特殊照顧”,如女兒結婚,要求他批木材做家具,他不批,因為這是搞“特殊”;二是“特別嚴格”,就是一般群眾可以做的事,領導干部子女不能干。如1962年的東山高考落榜生,絕大部分都安排了工作,而谷文昌的女兒卻被安排為臨時工。在東山擔任領導職務14年,當他告別這片為之奮斗多年的熱土時,帶走的卻僅僅是一只裝書用的舊皮箱,一個放衣服的包袋,一把修剪林木的小斧頭,兩壇自己腌制的咸菜……
谷文昌家風既是谷文昌對親屬的具體要求,也是嚴格自律的真實寫照,更是留給我們的寶貴的精神財富。谷文昌家風內涵豐富,特色鮮明,事例生動,集中體現了那一代共產黨員艱苦樸素、清白為官、為民奉獻的優(yōu)良作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全面從嚴治黨,應繼承和發(fā)揚好這種優(yōu)良作風,讓簡樸本分的“谷文昌家風”引領社會風尚。
“欲治國者,先齊其家”,家風作為一個家庭的風氣,是一種潛在無形的綜合力量,是社會風氣的涓涓細流,也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道德在每個家庭中的傳承。中國歷史上,許多有為之士都把修身、齊家與治國聯(lián)系起來,認為要治國就必須修身齊家!皭燮渥佣唤蹋q為不愛也;教而不以善,猶為不教也”。留錢財給子孫,不如留下智慧與德行。谷家“清白持家、簡樸本分、為民奉獻”的家風,是谷文昌言傳身教的結果。今天,對我們黨的領導干部來說,如何教育好家屬子女,樹立良好的家風,自己必須率先垂范,做出榜樣。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大力倡導家風建設的今天,我們要以谷文昌家風為標桿,發(fā)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tǒng)家風美德,建設新時代的家風文化,讓*在家庭中生根,在親情中升華。
做好家教樹好家風建好家庭心得體會范文二
連日來,為傳承紅色基因,推動家風建設,金寨縣“五舉措”開展“做好家教、樹好家風、建好家庭”專題討論,以上率下,發(fā)揮示范引領作用,深化家風建設。截止目前,全縣領導干部撰寫心得體會800余篇,開展專題討論50余場次,選樹“好家風”典型20余例。
一是集中學習求“深”。各級黨委(黨組)把家風家訓納入中心組學習的重要內容,認真組織集中學習,全面*關于家風建設的重要論述,深刻理解家風建設的重要性,掌握家與國辯證統(tǒng)一的內在聯(lián)系;重點學習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經典家風故事,掌握好家訓好家風的思想精髓和傳承規(guī)律;深入學習老一輩革命家和當代先進典型事跡,汲取好的適合自己的家風建設精神養(yǎng)分和經驗做法。學習做到全面深入,融會貫通,為專題討論打好基礎,做足準備。
二是撰寫心得求“精”。在集中學習的基礎上,鄉(xiāng)科級以上領導干部每人至少撰寫一篇學習心得體會文章。心得體會從傳承“尊老愛幼、妻賢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讀傳家、勤儉持家、知書達理、遵紀守法”等中華傳統(tǒng)美德出發(fā),從踐行*、傳承弘揚正能量等角度闡述,結合單位文化特色,圍繞如何建設廉潔家庭、文明家庭、和諧家庭等方面撰寫。各級黨組織將領導干部心得編印成冊,供廣大黨員干部學習參考。
三是宣傳氛圍求“濃”。充分發(fā)揮傳統(tǒng)媒體和新興媒體優(yōu)勢,在縣電視臺、先鋒網、政府網和“養(yǎng)心金寨”微信公眾號開設家風建設專欄,深入宣傳家風建設的重要意義和家風建設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同時,選樹一批黨員干部“好家風”的先進典型,大力進行宣傳,營造濃厚輿論氛圍,力促家風建設深入人心。
四是專題討論求“活”。牢牢把握“做好家教、樹好家風、建好家庭”這個主題,重點圍繞“做好怎樣的家教、樹好怎樣的家風、建好怎樣的家庭”和“怎樣做好家教、怎樣樹好家風、怎樣建好家庭”開展討論交流。在開展討論時中心組成員帶頭發(fā)言,其他干部積極發(fā)言,討論有交流、有互動,有深度、有力度,做到話由心生、言由己出。
五是督促督導求“嚴”。各級黨組織切實加強對專題學習討論的指導把關和督促檢查,對搞形式走過場的,督促全面整改、重新開展,確保專題討論高質量、有實效,推動家風建設有力有序開展。
做好家教樹好家風建好家庭心得體會范文三
孟子曰:“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成語辭典中也有“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的詞條,這就是說,做人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則,當官為人更要遵守道德規(guī)范,做到守住底線,不踏紅線,不碰高壓線,做一個為民務實清廉、領導滿意、百姓擁戴的好官。近日,縣委組織部發(fā)文,要求黨員干部撰寫家規(guī)家風的文章,結合本人的家庭、家風、家規(guī),對照周恩來總理的“十條家規(guī)”,我想說出自己正家風、行家規(guī)的體會和感悟。
作為本人及其家屬,一個是部門主要負責人,一個是單位副職干部,多年來,約定俗成夫妻共同遵守的家規(guī),家風,就是:清白做人,踏實干事,不謀權私,不留話柄。
我認為,正家風、立家規(guī)不是形式,不是做表面文章,重在用自身的實際行動帶頭為家為人樹立清白做人,踏實干事,不謀私利,敬畏紀律的榜樣。到民政局工作五年多,局里的招投標事項,我沒干預過一次,也沒背地里讓親友同事參與過一次,都是由局物品采購及工程論證領導小組進行陽光操作;優(yōu)撫安置,調殘評殘、城鄉(xiāng)低保工作中,沒為一個不符合條件的對象打過招呼、發(fā)過話。
我認為家風家規(guī)連著黨風黨規(guī)。作為黨員領導干部,立好家規(guī),樹好家風,更是主動適應全面從嚴治黨新常態(tài)推動“兩個責任”落地生根的根本要求。做官一陣子,做人一輩子,金錢固然重要,但金錢不是萬能、品德必須高尚。周恩來總理一生兩袖清風、一塵不染,嚴于律己、寬以待人、艱苦樸素,不以權力為自己為家人、為屬下謀取私利,其高風亮節(jié),世界敬仰,成為全黨全國人民的楷模。就是因為他有了自己的“十條家規(guī)”,并時刻用“十條家規(guī)”的尺子規(guī)范自己,約束自己、規(guī)范家人的行為,他為我們黨員領導干部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也為我們黨員領導干部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我認為立家規(guī)、正家風還是一種責任擔當,一些黨員領導干部權高位重。如果能夠正確使用手中的權力,管好家屬、子女和身邊的工作人員尤其重要,但要管好,必須有責任擔當意識。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雖然是句老話,但從這句老話中我也悟出了新的道理,一個稱職的黨員領導干部,面對新形勢、新常態(tài)。要管理好一個單位、一個部門,就必須視那個部門、那個單位為自己的家,這個“家”的好家風、好家規(guī)更為重要、更應立好。諸如大到人、財、物規(guī)范管理制度,為民服務承諾制度,黨風廉政建設制度、軟環(huán)境建設評優(yōu)制度,小到上下班紀律、機關作風建設、年度考核等制度,都應不斷建立,不斷完善,因為這樣的“家風”、“家規(guī)”,直接關系到這個單位、這個部門黨風行風的好壞,關系到黨的事業(yè)及其部門和單位工作的興衰。
我們家好的家風、家規(guī),將繼續(xù)保持下去,它雖然沒有寫在紙上,也沒有貼在墻上,但每時每刻都會在我們夫妻及家人的心里出現,做到天天常思已過,日日警鐘長鳴,爭做一個家規(guī)好、家風正、受到黨和人民信賴的民政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