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普通批專業(yè)分數線是多少分
根據2023年大連理工大學招生辦官方公布的錄取數據,我們可以知道大連理工大學的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在全國各省的最低分數線數據如下:1、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4600元)(專業(yè)辦學地點主校區(qū))專業(yè)在北京省份2020年的綜合科目最低錄取分為627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5201名;
2、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在天津省份2020年的綜合科目最低錄取分為657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3929名;
3、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在天津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633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2915名;
4、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在山西省份2021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96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5081名;
5、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在江蘇省份2021年的物理科目最低錄取分為601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7791名;
6、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在江蘇省份2022年的物理科目最低錄取分為613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7958名;
7、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6240元/年)專業(yè)在河南省份2021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636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8107名;
8、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在河南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620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8056名;
9、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辦學地點主校區(qū))專業(yè)在湖北省份2021年的物理科目最低錄取分為629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6715名;
10、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在新疆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601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486名;
二、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2019-2022年錄取分數線統計表
專業(yè)名稱 | 年份 | 錄取省份 | 科目 | 選科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6240元)辦學地點主校區(qū) | 2021 | 北京 | 綜合 | 物 | 624 | 4866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4600元)(專業(yè)辦學地點主校區(qū)) | 2020 | 北京 | 綜合 | 物 或 化 | 627 | 5201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辦學地點:主校區(qū)) | 2019 | 北京 | 理科 | - | 636 | 3606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主校區(qū)) | 2021 | 天津 | 綜合 | 物 | 651 | 4269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 | 2020 | 天津 | 綜合 | 物 或 化 | 657 | 3929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 | 2019 | 天津 | 理科 | - | 633 | 2915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 | 2021 | 河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625 | 5524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 | 2020 | 河北 | 理科 | - | 656 | 5280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 | 2019 | 河北 | 理科 | - | 635 | 5141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 | 2022 | 河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613 | 5819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 | 2021 | 山西 | 理科 | - | 596 | 5081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 | 2020 | 山西 | 理科 | - | 616 | 5300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 | 2019 | 山西 | 理科 | - | 594 | 4375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 | 2022 | 山西 | 理科 | - | 585 | 4596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辦學地點主校區(qū))(收費標準6240元/年)(學制四年) | 2021 | 內蒙古 | 理科 | - | 590 | 2497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辦學地點主校區(qū))(收費標準4600元/年)(學制四年) | 2020 | 內蒙古 | 理科 | - | 613 | 1996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辦學地點:主校區(qū)) | 2019 | 內蒙古 | 理科 | - | 616 | 2091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主校區(qū)) | 2022 | 內蒙古 | 理科 | - | 581 | 2490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 | 2021 | 遼寧 | 物理 | 物理+不限 | 629 | 4816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語種不限) | 2020 | 遼寧 | 理科 | - | 629 | 4595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 | 2019 | 遼寧 | 理科 | - | 622 | 4835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 | 2022 | 遼寧 | 物理 | 物理+不限 | 619 | 5264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 | 2021 | 吉林 | 理科 | - | 577 | 4026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 | 2020 | 吉林 | 理科 | - | 603 | 4335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日語強化)(非英語語種考生慎重報考。)(學制5年) | 2019 | 吉林 | 理科 | - | 604 | 4610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 | 2022 | 吉林 | 理科 | - | 577 | 3798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 | 2021 | 黑龍江 | 理科 | - | 586 | 3689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 | 2020 | 黑龍江 | 理科 | - | 626 | 3240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 | 2019 | 黑龍江 | 理科 | - | 619 | 3494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 | 2022 | 黑龍江 | 理科 | - | 573 | 3512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 | 2021 | 江蘇 | 物理 | 物理+不限 | 601 | 7791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 | 2020 | 江蘇 | 理科 | - | 392 | 8422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 | 2019 | 江蘇 | 理科 | - | 387 | 7545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 | 2022 | 江蘇 | 物理 | 物理+不限 | 613 | 7958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 | 2021 | 浙江 | 綜合 | 物 | 644 | 9631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 | 2020 | 浙江 | 綜合 | 物 或 化 | 648 | 9564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 | 2019 | 浙江 | 綜合 | 物 或 化 | 653 | 8812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 | 2022 | 浙江 | 綜合 | 物 | 646 | 10133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6240元/年) | 2021 | 安徽 | 理科 | - | 626 | 6339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4600元/年) | 2020 | 安徽 | 理科 | - | 640 | 6498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 | 2019 | 安徽 | 理科 | - | 622 | 4936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6240元/年) | 2022 | 安徽 | 理科 | - | 617 | 6220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 | 2021 | 福建 | 物理 | 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622 | 4673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 | 2020 | 福建 | 理科 | - | 623 | 5040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 | 2019 | 福建 | 理科 | - | 592 | 5533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 | 2022 | 福建 | 物理 | 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614 | 5422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 | 2021 | 江西 | 理科 | - | 615 | 5301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 | 2020 | 江西 | 理科 | - | 624 | 5390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 | 2019 | 江西 | 理科 | - | 611 | 5209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 | 2022 | 江西 | 理科 | - | 597 | 5551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 | 2021 | 山東 | 綜合 | 物 | 614 | 10182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 | 2020 | 山東 | 綜合 | 物 或 化 | 633 | 9477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 | 2019 | 山東 | 理科 | - | 625 | 6891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 | 2022 | 山東 | 綜合 | 物 | 609 | 10900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6240元/年) | 2021 | 河南 | 理科 | - | 636 | 8107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4600元/年) | 2020 | 河南 | 理科 | - | 652 | 8900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 | 2019 | 河南 | 理科 | - | 620 | 8056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6240元/年) | 2022 | 河南 | 理科 | - | 615 | 8816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辦學地點主校區(qū)) | 2021 | 湖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629 | 6715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 | 2020 | 湖北 | 理科 | - | 629 | 6621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 | 2019 | 湖北 | 理科 | - | 618 | 5947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辦學地點:主校區(qū)) | 2022 | 湖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603 | 7336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辦學地點:主校區(qū)) | 2022 | 湖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92 | 10436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 | 2021 | 湖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616 | 6876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 | 2020 | 湖南 | 理科 | - | 628 | 6953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 | 2019 | 湖南 | 理科 | - | 603 | 6970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 | 2021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616 | 13833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 | 2020 | 廣東 | 理科 | - | 617 | 12326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 | 2019 | 廣東 | 理科 | - | 582 | 13427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住宿費:待定,辦學地點:主校區(qū) | 2022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616 | 12453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理工類,4年,6240元/年) | 2021 | 廣西 | 理科 | - | 595 | 5054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理工類,4年,4600元/年) | 2020 | 廣西 | 理科 | - | 612 | 4811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 | 2019 | 廣西 | 理科 | - | 619 | 4596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理工類,4年,6240元/年) | 2022 | 廣西 | 理科 | - | 600 | 4179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辦學地點主校區(qū)。) | 2021 | 重慶 | 物理 | 物理+不限 | 641 | 4297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辦學地點主校區(qū)) | 2020 | 重慶 | 理科 | - | 626 | 4115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辦學地點:主校區(qū)) | 2019 | 重慶 | 理科 | - | 630 | 3751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 | 2021 | 四川 | 理科 | - | 633 | 7226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 | 2020 | 四川 | 理科 | - | 645 | 6320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 | 2019 | 四川 | 理科 | - | 658 | 6080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語種:不限) | 2021 | 貴州 | 理科 | - | 583 | 4354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語種不限) | 2020 | 貴州 | 理科 | - | 609 | 4296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 | 2019 | 貴州 | 理科 | - | 597 | 4291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主校區(qū)) | 2021 | 云南 | 理科 | - | 612 | 5126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主校區(qū)) | 2020 | 云南 | 理科 | - | 637 | 4374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 | 2019 | 云南 | 理科 | - | 627 | 5110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 | 2021 | 陜西 | 理科 | - | 587 | 6693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 | 2020 | 陜西 | 理科 | - | 603 | 5945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教學地點:遼寧省大連市甘井子區(qū)凌工路2號主校區(qū)) | 2019 | 陜西 | 理科 | - | 614 | 5677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 | 2022 | 甘肅 | 理科 | - | 557 | 3448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 | 2021 | 青海 | 理科 | - | 522 | 1189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 | 2020 | 青海 | 理科 | - | 527 | 1262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 | 2019 | 青海 | 理科 | - | 539 | 1289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語種不限) | 2021 | 寧夏 | 理科 | - | 541 | 1414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語種不限) | 2020 | 寧夏 | 理科 | - | 582 | 934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 | 2019 | 寧夏 | 理科 | - | 590 | 765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語種不限) | 2022 | 寧夏 | 理科 | - | 528 | 1604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 | 2021 | 新疆 | 理科 | - | 554 | 2507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 | 2020 | 新疆 | 理科 | - | 587 | 1971 |
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yè) | 2019 | 新疆 | 理科 | - | 601 | 1486 |
三、大連理工大學介紹
大連理工大學是中國共產黨在新中國成立前夕,面向新中國工業(yè)體系建設親手創(chuàng)辦的第一所新型正規(guī)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也是世界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學校以培養(yǎng)精英人才、促進科技進步、傳承優(yōu)秀文化、引領社會風尚為宗旨,秉承“海納百川、自強不息、厚德篤學、知行合一”為基本特質的大工精神,致力于創(chuàng)造、發(fā)現、傳授、保存和應用知識,勇于擔當社會責任,服務國家,造福人類。大連理工大學1949年4月建校,時為大連大學工學院;1950年7月大連大學建制撤銷,大連大學工學院獨立為大連工學院;1960年10月被確定為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1986年4月設立研究生院;1988年3月更名為大連理工大學;1996年啟動實施“211工程”建設,教育部、遼寧省、大連市共建大連理工大學;2001年啟動實施“985工程”建設,教育部、遼寧省、大連市重點共建大連理工大學;2003年被中央確定為中管干部學校。2012年12月教育部正式批準大連理工大學依照“統籌規(guī)劃、錯位發(fā)展、堅持標準、創(chuàng)新模式”的指導思想建設盤錦校區(qū),與主校區(qū)同標準、同檔次、同水平辦學。2017年9月,經國務院批準,入選世界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名單。學,F有教職工4506人,其中專任教師2971人。學校有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14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1人、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1人,兼職教師中的兩院院士38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0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48人,“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10人,“973計劃”青年科學家專題項目首席科學家2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2人,科技部創(chuàng)新人才推進計劃中青年科技創(chuàng)新領軍人才入選者18人,教育部跨世紀優(yōu)秀人才基金獲得者17人,“國家級教學名師獎”獲得者4人,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名師68人,“興遼英才計劃”教學名師3人;博士生導師1048人,碩士生導師2444人,學校教職工中,受聘正高級專業(yè)技術崗位965人,副高級專業(yè)技術崗位1289人。學,F有學生總數44829人,其中本科生25396人,研究生總人數19433,其中博士研究生4659人(全日制學術學位博士生4430人、全日制專業(yè)學位博士生155人、非全日制專業(yè)學位博士生74人),碩士研究生14774人(全日制學術學位碩士生6554人、全日制專業(yè)學位碩士生5640人,非全日制專業(yè)學位碩士生2202人,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學位378人)。學校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本科生教育與研究生教育并重,已形成以理工為主,理、工、經、管、文、法、哲、藝術等協調發(fā)展的多學科育人體系。學校設有研究生院,主校區(qū)設有20個獨立建制的學部學院,開發(fā)區(qū)校區(qū)設有3個獨立建制的學院,盤錦校區(qū)設有3個獨立建制的學院,另有3個專門學院(創(chuàng)新、國際、遠程)和1所獨立學院(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