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南理工學院微電子科學與工程普通批專業(yè)分數(shù)線是多少分
根據(jù)2023年湖南理工學院招生辦官方公布的錄取數(shù)據(jù),我們可以知道湖南理工學院的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yè)在全國各省的最低分數(shù)線數(shù)據(jù)如下:1、湖南理工學院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yè)在江西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42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39267名;
2、湖南理工學院微電子科學與工程(5900元/年)專業(yè)在河南省份2021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50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74466名;
3、湖南理工學院微電子科學與工程(5900元/年)專業(yè)在河南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63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85729名;
4、湖南理工學院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yè)在湖南省份2021年的物理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30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54792名;
5、湖南理工學院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yè)在湖南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23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61065名;
6、湖南理工學院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yè)在湖南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09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51050名;
7、湖南理工學院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yè)在重慶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95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44418名;
8、湖南理工學院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yè)在四川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47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77749名;
9、湖南理工學院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yè)在四川省份2022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31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67473名;
10、湖南理工學院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yè)在陜西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31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76385名;
二、湖南理工學院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yè)2019-2022年錄取分數(shù)線統(tǒng)計表
專業(yè)名稱 | 年份 | 錄取省份 | 科目 | 選科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湖南理工學院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yè) | 2021 | 黑龍江 | 理科 | - | 405 | 41833 |
湖南理工學院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yè) | 2020 | 黑龍江 | 理科 | - | 453 | 39812 |
湖南理工學院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yè) | 2019 | 黑龍江 | 理科 | - | 467 | 40581 |
湖南理工學院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yè) | 2020 | 江西 | 理科 | - | 542 | 39267 |
湖南理工學院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yè) | 2019 | 江西 | 理科 | - | 521 | 40770 |
湖南理工學院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yè)(5900元/年) | 2021 | 河南 | 理科 | - | 550 | 74466 |
湖南理工學院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yè)(5900元/年) | 2020 | 河南 | 理科 | - | 563 | 85729 |
湖南理工學院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yè)(5900元/年) | 2022 | 河南 | 理科 | - | - | - |
湖南理工學院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yè) | 2021 | 湖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24 | 54863 |
湖南理工學院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yè) | 2020 | 湖北 | 理科 | - | 518 | 56563 |
湖南理工學院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yè) | 2019 | 湖北 | 理科 | - | 500 | 56066 |
湖南理工學院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yè) | 2022 | 湖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 | - |
湖南理工學院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yè) | 2021 | 湖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30 | 54792 |
湖南理工學院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yè) | 2021 | 湖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27 | 57303 |
湖南理工學院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yè) | 2020 | 湖南 | 理科 | - | 532 | 54040 |
湖南理工學院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yè) | 2020 | 湖南 | 理科 | - | 523 | 61065 |
湖南理工學院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yè) | 2019 | 湖南 | 理科 | - | 504 | 54705 |
湖南理工學院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yè) | 2019 | 湖南 | 理科 | - | 509 | 51050 |
湖南理工學院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yè) | 2022 | 湖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 | - |
湖南理工學院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yè) | 2022 | 湖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 | - |
湖南理工學院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yè) | 2020 | 重慶 | 理科 | - | 495 | 44418 |
湖南理工學院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yè) | 2019 | 重慶 | 理科 | - | 513 | 46156 |
湖南理工學院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yè) | 2021 | 四川 | 理科 | - | 535 | 69190 |
湖南理工學院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yè) | 2020 | 四川 | 理科 | - | 535 | 75730 |
湖南理工學院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yè) | 2019 | 四川 | 理科 | - | 547 | 77749 |
湖南理工學院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yè) | 2022 | 四川 | 理科 | - | 531 | 67473 |
湖南理工學院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yè) | 2021 | 陜西 | 理科 | - | 429 | 69266 |
湖南理工學院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yè) | 2020 | 陜西 | 理科 | - | 431 | 76385 |
湖南理工學院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yè)(教學地點:湖南省岳陽市岳陽樓區(qū)湘北大道校本部) | 2019 | 陜西 | 理科 | - | 470 | 62226 |
湖南理工學院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yè) | 2022 | 陜西 | 理科 | - | 435 | 70840 |
三、湖南理工學院介紹
湖南理工學院坐落在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區(qū)域性中心城市——岳陽市,面朝岳陽樓,緊鄰洞庭湖,是一所以理工科為主,理、工、文、經(jīng)、管、法、教、藝等多學科協(xié)調(diào)發(fā)展的省屬一本高校,是湖南省博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首批國家產(chǎn)教融合發(fā)展工程應用型本科規(guī)劃高校、湖南省“十三五”期間改辦大學規(guī)劃高校、湖南省國內(nèi)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學校自然環(huán)境優(yōu)美,人文底蘊深厚,辦學歷史可追溯至1910年的湖濱大學,F(xiàn)設有20個教學院及1個獨立學院--南湖學院,擁有本科專業(yè)5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quán)點10個,碩士專業(yè)學位授權(quán)點12個,國內(nèi)一流建設學科和國內(nèi)一流培育學科各1個,省級重點建設學科5個。學,F(xiàn)有校園面積2100余畝,全日制本科生、碩士生、留學生23000余人(含獨立學院),教職員工15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440余人,碩士生導師400余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湖南省院士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省科技領(lǐng)軍人才、省“杰青”、省級教學名師、“湖湘青年英才”等高層次人才150余人,長聘高水平外籍教師13人,柔性引進院士、國家“杰青”等特聘教授數(shù)十人。學校堅持以本為本,扎實推進產(chǎn)教融合、協(xié)同育人,教育教學能力不斷提升。獲準立項的本科教學“質(zhì)量工程”項目數(shù)量居于全省高校前列,其中獲國家一流本科專業(yè)建設點8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yè)建設點24個,現(xiàn)有國家級特色專業(yè)4個,省級特色專業(yè)9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省部級實踐教學平臺32個。此外,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項,國家級專業(yè)綜合改革試點項目2項,教育部“產(chǎn)學合作專業(yè)綜合改革”項目3項,教育部產(chǎn)學合作協(xié)同育人項目121項,國家新工科項目2項,省級新工科項目3項、新文科項目2項、新農(nóng)科項目1項,省級專業(yè)綜合改革試點項目3項、教育強省建設重點推進工作項目1項。學校注重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人才培養(yǎng)質(zhì)量高。與大型國企央企民企建立了合作關(guān)系,開辦了“訂單班”,與政府、企業(yè)聯(lián)合成立了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學院。近五年來,學生獲國家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計劃項目69項,在省級以上學科競賽中獲獎1300余項,在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數(shù)學建模競賽、全國大學生英語演講比賽、全國大學生藝術(shù)展演中多次獲得一等獎,特別是2017年在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中獲國家一等獎4項,一等獎獲獎數(shù)量居湖南省高校首位,全國排名第13位。學生錄取調(diào)檔線、就業(yè)率、考研錄取率穩(wěn)居全省同類院校前列。學校積極對接國家創(chuàng)新驅(qū)動發(fā)展戰(zhàn)略的需求,科學研究水平快速提升。現(xiàn)有省部級科研平臺31個,其中中國機械工業(yè)重點實驗室1個,湖南省重點實驗室5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2個,省高校“2011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1個,省級工程技術(shù)研究中心3個,省社科研究基地6個,省普通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省普通高校產(chǎn)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