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高考學生焦慮的,不只是高考的時候,更是出高考成績的時候?嫉煤玫膶W生,有待于進行驗證,到底是否真的考好了;考得不好的學生,還心存僥幸,是否還有考好的希望,是否還有柳暗花明的時候。無論成績如何,都要坦然面對,如今的大學生畢業(yè)以后,將來的前途如何,還是個未知數(shù)。正如網(wǎng)上所說,文憑不過是一張火車票,清華是軟臥,本科是硬臥,?剖怯沧,但火車到站后,都下車找工作,才發(fā)現(xiàn)老板并不太關心你是怎么來的,只是關心的是你會干什么。本文大風車網(wǎng)小編將為你整理收集關于高考534分的可以上哪些大學?以下數(shù)據(jù)來源高考升學網(wǎng)根據(jù)分數(shù)查大學系統(tǒng),有需要更詳細的查詢功能可以去高考升學網(wǎng)查詢。以下是2019年高考534分左右的大學推薦名單。
一、2019年高考534分大學名單推薦
高校名稱 | 所在地 | 錄取批次 | 錄取最高分 | 錄取最低分 | 錄取平均分 |
---|---|---|---|---|---|
太原理工大學 | 山西 | 本一 | 549 | 534 | 538 |
武漢科技大學 | 湖北 | 本一 | 546 | 533 | 537 |
天津師范大學 | 天津 | 本一 | 559 | 529 | 536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 北京 | 本一 | 548 | 532 | 536 |
揚州大學 | 江蘇 | 本一 | 553 | 528 | 535 |
西交利物浦大學 | 江蘇 | 本一 | 571 | 519 | 535 |
長沙理工大學 | 湖南 | 本一 | 553 | 532 | 535 |
廣州大學 | 廣東 | 本一 | 537 | 533 | 535 |
廣西大學 | 廣西 | 本一 | 561 | 527 | 534 |
湘潭大學 | 湖南 | 本一 | 554 | 530 | 534 |
青島科技大學 | 山東 | 本一 | 543 | 528 | 533 |
河南大學 | 河南 | 本一 | 554 | 525 | 532 |
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 | 四川 | 本一 | 564 | 524 | 532 |
湖北大學 | 湖北 | 本一 | 546 | 527 | 532 |
杭州師范大學 | 浙江 | 本二 | 532 | 532 | 532 |
海南大學 | 海南 | 本一 | 577 | 524 | 531 |
重慶交通大學 | 重慶 | 本一 | 555 | 525 | 531 |
上海海洋大學 | 上海 | 本一 | 554 | 526 | 531 |
西安科技大學 | 陜西 | 本一 | 543 | 525 | 531 |
江蘇科技大學 | 江蘇 | 本一 | 578 | 526 | 531 |
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 | 黑龍江 | 本一 | 528 | 527 | 528 |
福州大學 | 福建 | 本一 | 536 | 521 | 527 |
大連交通大學 | 遼寧 | 本一 | 568 | 520 | 526 |
西安工業(yè)大學 | 陜西 | 本一 | 529 | 523 | 526 |
華東交通大學 | 江西 | 本一 | 547 | 517 | 524 |
西南大學(榮昌校區(qū)) | 重慶 | 本一 | 547 | 511 | 523 |
寧波大學 | 浙江 | 本一 | 533 | 518 | 523 |
貴州大學 | 貴州 | 本一 | 534 | 518 | 523 |
中南民族大學 | 湖北 | 本一 | 542 | 517 | 523 |
重慶工商大學 | 重慶 | 本一 | 547 | 512 | 523 |
陜西科技大學 | 陜西 | 本一 | 533 | 519 | 522 |
西南科技大學 | 四川 | 本一 | 543 | 515 | 522 |
蘇州科技大學 | 江蘇 | 本一 | 538 | 516 | 522 |
西安外國語大學 | 陜西 | 本二 | 536 | 514 | 522 |
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 | 廣東 | 本一 | 554 | 513 | 521 |
南京林業(yè)大學 | 江蘇 | 本一 | 562 | 513 | 521 |
天津理工大學 | 天津 | 本一 | 563 | 512 | 520 |
湖南科技大學 | 湖南 | 本一 | 560 | 514 | 520 |
石家莊鐵道大學 | 河北 | 本一 | 525 | 511 | 520 |
長春理工大學 | 吉林 | 本一 | 532 | 511 | 519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 | 四川 | 本一 | 540 | 512 | 519 |
西南石油大學 | 四川 | 本一 | 553 | 510 | 518 |
天津商業(yè)大學 | 天津 | 本一 | 550 | 510 | 518 |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 | 湖南 | 本一 | 530 | 511 | 517 |
北京印刷學院 | 北京 | 本一 | 530 | 511 | 517 |
東北林業(yè)大學 | 黑龍江 | 本一 | 539 | 508 | 516 |
武漢工程大學 | 湖北 | 本一 | 531 | 511 | 516 |
上海電力學院 | 上海 | 本一 | 546 | 506 | 516 |
河北醫(yī)科大學 | 河北 | 本二 | 548 | 502 | 515 |
中北大學 | 山西 | 本一 | 525 | 510 | 514 |
安徽理工大學 | 安徽 | 本一 | 521 | 510 | 514 |
北京師范大學- | 廣東 | 本一 | 542 | 505 | 513 |
延邊大學 | 吉林 | 本一 | 529 | 499 | 513 |
貴州醫(yī)科大學 | 貴州 | 本二 | 542 | 501 | 513 |
西南民族大學 | 四川 | 本一 | 514 | 509 | 511 |
沈陽工業(yè)大學 | 遼寧 | 本一 | 534 | 504 | 511 |
南華大學 | 湖南 | 本一 | 544 | 504 | 511 |
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 | 湖南 | 本一 | 523 | 507 | 510 |
集美大學 | 福建 | 本二 | 523 | 503 | 510 |
新疆醫(yī)科大學 | 新疆 | 本一 | 602 | 471 | 510 |
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 | 四川 | 本二 | 540 | 500 | 510 |
福建農(nóng)林大學 | 福建 | 本一 | 527 | 505 | 509 |
成都中醫(yī)藥大學 | 四川 | 本二 | 540 | 500 | 509 |
沈陽建筑大學 | 遼寧 | 本一 | 523 | 502 | 509 |
西安石油大學 | 陜西 | 本一 | 526 | 502 | 509 |
西安工程大學 | 陜西 | 本一 | 523 | 504 | 509 |
昆明理工大學 | 云南 | 本一 | 549 | 504 | 507 |
青海大學 | 青海 | 本一 | 525 | 498 | 507 |
廣東金融學院 | 廣東 | 本二 | 516 | 502 | 506 |
濰坊醫(yī)學院 | 山東 | 本二 | 532 | 489 | 505 |
上海海關學院 | 上海 | 本二 | 506 | 505 | 505 |
天津工業(yè)大學 | 天津 | 本二 | 530 | 497 | 504 |
東北石油大學 | 黑龍江 | 本一 | 509 | 500 | 504 |
山東財經(jīng)大學 | 山東 | 本二 | 532 | 500 | 504 |
沈陽農(nóng)業(yè)大學 | 遼寧 | 本一 | 516 | 496 | 503 |
北京物資學院 | 北京 | 本二 | 518 | 497 | 503 |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 | 河南 | 本一 | 519 | 499 | 502 |
廣東財經(jīng)大學 | 廣東 | 本二 | 502 | 501 | 502 |
昆明醫(yī)科大學 | 云南 | 本二 | 519 | 496 | 502 |
浙江傳媒學院 | 浙江 | 本二 | 515 | 495 | 502 |
濟南大學 | 山東 | 本二 | 505 | 499 | 501 |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 遼寧 | 本一 | 514 | 495 | 501 |
重慶師范大學 | 重慶 | 本二 | 513 | 494 | 501 |
青島理工大學 | 山東 | 本二 | 509 | 498 | 501 |
西安郵電大學 | 陜西 | 本二 | 516 | 497 | 501 |
上海商學院 | 上海 | 本二 | 557 | 491 | 499 |
長江大學 | 湖北 | 本一 | 525 | 487 | 498 |
重慶理工大學 | 重慶 | 本二 | 505 | 494 | 497 |
湖南工業(yè)大學 | 湖南 | 本一 | 527 | 489 | 497 |
新鄉(xiāng)醫(yī)學院 | 河南 | 本二 | 568 | 480 | 497 |
山東科技大學 | 山東 | 本二 | 509 | 490 | 496 |
江西理工大學 | 江西 | 本一 | 503 | 490 | 496 |
福建中醫(yī)藥大學 | 福建 | 本二 | 533 | 482 | 496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qū)) | 新疆 | 本一 | 543 | 477 | 496 |
陸軍工程大學 | 江蘇 | 本二 | 518 | 481 | 496 |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 上海 | 本二 | 523 | 487 | 495 |
川北醫(yī)學院 | 四川 | 本二 | 515 | 487 | 495 |
河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 | 河南 | 本二 | 523 | 480 | 494 |
新疆財經(jīng)大學 | 新疆 | 本一 | 560 | 476 | 494 |
廈門理工學院 | 福建 | 本二 | 499 | 490 | 494 |
二、高考534分可以上的大學名單及簡介
1、太原理工大學簡介
太原理工大學(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UT),簡稱“太原理工”,位于山西省會太原市,“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教育部首批61所“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實施高校之一,中俄工科大學聯(lián)盟成員,入選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大學生創(chuàng)新性實驗計劃、國家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教育部數(shù)據(jù)中國“百校工程”試點院校、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國家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示范基地、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基地、全國首批深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先后被評為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優(yōu)秀單位、全國文明單位、全國文明校園。學校有材料科學、工程學、化學三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
太原理工大學前身是創(chuàng)立于1902年的國立山西大學堂西學專齋,是中國最早成立的三所國立大學之一,歷經(jīng)山西大學校工科、山西大學工學院,1953年獨立建校,定名太原工學院,直屬高教部。1962年歸屬山西省。1984年更名為太原工業(yè)大學。1997年太原工業(yè)大學與始建于1958年直屬煤炭部的山西礦業(yè)學院合并,組建為太原理工大學。
據(jù)2018年6月學校官網(wǎng)顯示,學校有明向、迎西、虎峪、柏林四個校區(qū),占地3200余畝,校舍建筑面積149萬平方米;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1154名,碩士研究生5692名,博士研究生736名,留學生426名;專任教師2068名,具有高級專業(yè)技術職稱教師938名;累計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科技成果獎483項。
2、武漢科技大學簡介
武漢科技大學(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湖北省人民政府、寶鋼集團有限公司、鞍山鋼鐵集團公司、武漢鋼鐵(集團)公司、首鋼集團、中國冶金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中鋼集團公司共同參與建設的省部共建大學,國家"中西部高;A能力建設工程"100所重點建設大學之一 ,入選湖北省“雙一流”建設高校 ,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2.0實施高校,國家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入選高校,全國深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本科教育評估優(yōu)秀高校,湖北省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擁有湖北省屬高校第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第一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武漢科技大學辦學歷史溯源于1898年清末湖廣總督張之洞奏請清朝政府批準成立的湖北工藝學堂,歷經(jīng)湖北中等工業(yè)學堂、湖北甲種工業(yè)學校、漢陽高級工業(yè)職業(yè)學校、武昌高級工業(yè)學校、中南鋼鐵工業(yè)學校、武昌鋼鐵工業(yè)學校的傳承與發(fā)展,1958年組建為武漢鋼鐵學院,開辦本科教育。1995年,隸屬于原冶金部的武漢鋼鐵學院、武漢建筑高等?茖W校、武漢冶金醫(yī)學高等?茖W校合并組建為武漢冶金科技大學。1999年更為現(xiàn)名。
3、天津師范大學簡介
天津師范大學(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簡稱“天師大”,坐落于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直轄市天津。入選教育部“卓越教師培養(yǎng)計劃”、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教育部來華留學示范基地”、“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中日人文交流大學聯(lián)盟”,是天津市屬重點院校。
天津師范大學始建于1958年,原名天津師范學院,1982年更名為天津師范大學。1999年4月,原天津師范大學、天津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天津教育學院合并組建新天津師范大學。
據(jù)2018年12月該校官網(wǎng)數(shù)據(jù)顯示,學,F(xiàn)有23個學院,70個本科專業(yè),8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5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5個碩士專業(yè)學位類別,涉及哲學、經(jīng)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等10個學科門類;全日制在校生28237人,其中本科生22696人、碩士研究生3431人、博士研究生286人、?粕1244人,各類留學生2482人。教職工2336人,其中專任教師1364人,擁有正高級職稱275人,副高級職稱364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74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