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南大學化學普通批專業(yè)分數(shù)線是多少分
根據(jù)2023年西南大學招生辦官方公布的錄取數(shù)據(jù),我們可以知道西南大學的化學專業(yè)在全國各省的最低分數(shù)線數(shù)據(jù)如下:1、西南大學化學類(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專業(yè)在天津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607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5105名;
2、西南大學化學類(包含專業(yè):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專業(yè)在廣西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607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6466名;
3、西南大學化學類(包含專業(yè):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專業(yè)在四川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618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6562名;
4、西南大學化學類(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專業(yè)在貴州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71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8361名;
5、西南大學化學類(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專業(yè)在甘肅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53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7040名;
6、西南大學化學類(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專業(yè)在甘肅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61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6897名;
7、西南大學化學類(色弱、色盲考生專業(yè)受限)(語種不限)專業(yè)在寧夏省份2021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24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2035名;
8、西南大學化學類(語種不限)專業(yè)在寧夏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35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2672名;
9、西南大學化學類(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專業(yè)在新疆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43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4461名;
10、西南大學化學(師范類)(定藏就業(yè),最低錄取分數(shù)不低于我校普通類相應批次提檔分數(shù)線下40分,學生在校學習期間享受免繳學費和國家補助的優(yōu)惠待遇,畢業(yè)后到西藏工作時間不少于5年。不招色弱、色盲考生。招收符合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報名資格的應屆高中畢業(yè)生(不限民族)。網(wǎng)上填報志愿期間,考生在填報系統(tǒng)中填報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業(yè)的專業(yè)后,須通過系統(tǒng)“志愿附件上傳”功能,同步提交有考生本人和家長簽署意見的(考生填報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業(yè)招生計劃確認表)(下載模板文件打印并簽字后,拍照將圖片上傳即可),未提交確認表視為無效志專業(yè)在重慶省份2022年的物理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86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9103名;
二、西南大學化學專業(yè)2019-2022年錄取分數(shù)線統(tǒng)計表
專業(yè)名稱 | 年份 | 錄取省份 | 科目 | 選科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西南大學化學類專業(yè)(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色弱、色盲考生專業(yè)受限)(北碚校區(qū)) | 2021 | 天津 | 綜合 | 物 或 化 | 636 | 6411 |
西南大學化學類專業(yè)(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 | 2020 | 天津 | 綜合 | 物 或 化 | 645 | 5785 |
西南大學化學類專業(yè)(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 | 2019 | 天津 | 理科 | - | 607 | 5105 |
西南大學化學類專業(yè)(含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專業(yè);色覺異常(含色盲、色弱)考生) | 2021 | 河北 | 物理 | 物理+化學 | 603 | 12248 |
西南大學化學類專業(yè)(含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專業(yè)) | 2020 | 河北 | 理科 | - | 632 | 13750 |
西南大學化學類專業(yè)(含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專業(yè)) | 2019 | 河北 | 理科 | - | 613 | 11383 |
西南大學化學類專業(yè)(包含專業(yè)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 | 2021 | 山西 | 理科 | - | 576 | 8962 |
西南大學化學類專業(yè)(包含專業(yè)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 | 2020 | 山西 | 理科 | - | 599 | 8897 |
西南大學化學類專業(yè)(包含專業(yè):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 | 2019 | 山西 | 理科 | - | 566 | 9842 |
西南大學化學類專業(yè)(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色弱、色盲考生專業(yè)受限) | 2021 | 吉林 | 理科 | - | 562 | 5580 |
西南大學化學類專業(yè)(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 | 2020 | 吉林 | 理科 | - | 577 | 7478 |
西南大學化學類專業(yè)(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 | 2019 | 吉林 | 理科 | - | 599 | 5256 |
西南大學化學類專業(yè) | 2021 | 江蘇 | 物理 | 物理+化學 | 576 | 19304 |
西南大學化學類專業(yè) | 2020 | 江蘇 | 理科 | - | 379 | 21275 |
西南大學化學類專業(yè) | 2019 | 江蘇 | 理科 | - | 376 | 17387 |
西南大學化學類專業(yè)(4500元/年;含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色盲、色弱考生專業(yè)受限) | 2021 | 安徽 | 理科 | - | 600 | 14124 |
西南大學化學類專業(yè)(4500元/年;含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 | 2020 | 安徽 | 理科 | - | 623 | 11853 |
西南大學化學類專業(yè)(含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 | 2019 | 安徽 | 理科 | - | 592 | 12960 |
西南大學化學類專業(yè)(含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 | 2019 | 福建 | 理科 | - | 574 | 8780 |
西南大學化學類專業(yè)(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不招色盲、色弱考生) | 2021 | 江西 | 理科 | - | 595 | 10088 |
西南大學化學類專業(yè)(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 | 2020 | 江西 | 理科 | - | 609 | 9050 |
西南大學化學類專業(yè)(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 | 2019 | 江西 | 理科 | - | 589 | 10295 |
西南大學化學類專業(yè)(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色弱、色盲考生專業(yè)受限) | 2021 | 山東 | 綜合 | 物 或 化 | 600 | 16504 |
西南大學化學類專業(yè)(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 | 2020 | 山東 | 綜合 | 物 或 化 | 614 | 17944 |
西南大學化學類專業(yè)(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 | 2019 | 山東 | 理科 | - | 601 | 15540 |
西南大學化學類專業(yè)(4500元/年;包含專業(yè)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色弱、色盲考生專業(yè)受限) | 2021 | 河南 | 理科 | - | 621 | 13845 |
西南大學化學類專業(yè)(4500元/年;包含專業(yè)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 | 2020 | 河南 | 理科 | - | 636 | 16698 |
西南大學化學類專業(yè)(包含專業(yè):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 | 2019 | 河南 | 理科 | - | 599 | 16510 |
西南大學化學類專業(yè)(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色弱、色盲考生專業(yè)受限;辦學地點北碚校區(qū)) | 2021 | 湖北 | 物理 | 物理+化學 | 606 | 14036 |
西南大學化學類專業(yè)(含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 | 2020 | 湖北 | 理科 | - | 606 | 13637 |
西南大學化學類專業(yè)(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 | 2019 | 湖北 | 理科 | - | 589 | 13605 |
西南大學化學類專業(yè)(含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收費4500元/年;辦學地點北區(qū)) | 2020 | 湖南 | 理科 | - | 620 | 9061 |
西南大學化學類專業(yè)(含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專業(yè)) | 2019 | 湖南 | 理科 | - | 587 | 11211 |
西南大學化學類專業(yè)不招色盲色弱(含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專業(yè)) | 2021 | 廣東 | 物理 | 物理+化學 | 606 | 19547 |
西南大學化學類專業(yè)(含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專業(yè)) | 2020 | 廣東 | 理科 | - | 600 | 19877 |
西南大學化學類專業(yè)(含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專業(yè)) | 2019 | 廣東 | 理科 | - | 559 | 24235 |
西南大學化學類專業(yè)(理工類,4年,4500元/年,在北校區(qū)辦學,包含專業(yè)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色弱、色盲考生專業(yè)受限) | 2021 | 廣西 | 理科 | - | 581 | 7590 |
西南大學化學類專業(yè)(理工類,4年,4500元/年,包含專業(yè)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 | 2020 | 廣西 | 理科 | - | 603 | 6240 |
西南大學化學類專業(yè)(包含專業(yè):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 | 2019 | 廣西 | 理科 | - | 607 | 6466 |
西南大學化學類專業(yè)(色弱、色盲考生專業(yè)受限。包含專業(yè)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 | 2021 | 重慶 | 物理 | 物理+化學 | 612 | 10966 |
西南大學化學類專業(yè)(包含專業(yè)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 | 2020 | 重慶 | 理科 | - | 591 | 9671 |
西南大學化學類專業(yè)(包含專業(yè):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 | 2019 | 重慶 | 理科 | - | 598 | 10572 |
西南大學化學類專業(yè)(包含專業(yè)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專業(yè)備注色弱、色盲考生專業(yè)受限) | 2021 | 四川 | 理科 | - | 609 | 16098 |
西南大學化學類專業(yè)(包含專業(yè):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 | 2020 | 四川 | 理科 | - | 618 | 16562 |
西南大學化學類專業(yè)(包含專業(yè):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 | 2019 | 四川 | 理科 | - | 628 | 17553 |
西南大學化學類專業(yè)(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色弱、色盲考生專業(yè)受限)(語種:不限) | 2021 | 貴州 | 理科 | - | 563 | 7495 |
西南大學化學類專業(yè)(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語種不限) | 2020 | 貴州 | 理科 | - | 584 | 8246 |
西南大學化學類專業(yè)(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 | 2019 | 貴州 | 理科 | - | 571 | 8361 |
西南大學化學類專業(yè)(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色弱、色盲考生專業(yè)受限 | 2021 | 云南 | 理科 | - | 608 | 5819 |
西南大學化學類專業(yè)(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 | 2020 | 云南 | 理科 | - | 622 | 6807 |
西南大學化學類專業(yè)(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 | 2019 | 云南 | 理科 | - | 614 | 7681 |
西南大學化學類專業(yè)(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色弱、色盲考生專業(yè)受限) | 2021 | 陜西 | 理科 | - | 567 | 10217 |
西南大學化學類專業(yè)(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 | 2020 | 陜西 | 理科 | - | 571 | 11579 |
西南大學化學類專業(yè)(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教學地點:重慶市市轄區(qū)北碚區(qū)天生路2號重慶市北碚區(qū)) | 2019 | 陜西 | 理科 | - | 580 | 12194 |
西南大學化學類專業(yè)(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色弱、色盲考生專業(yè)受限) | 2021 | 甘肅 | 理科 | - | 536 | 7465 |
西南大學化學類專業(yè)(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 | 2020 | 甘肅 | 理科 | - | 553 | 7040 |
西南大學化學類專業(yè)(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 | 2019 | 甘肅 | 理科 | - | 561 | 6897 |
西南大學化學類專業(yè)(色弱、色盲考生專業(yè)受限) | 2021 | 青海 | 理科 | - | 516 | 1389 |
西南大學化學類專業(yè)(年收費4500元包含專業(yè)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 | 2020 | 青海 | 理科 | - | 488 | 2556 |
西南大學化學類專業(yè) | 2019 | 青海 | 理科 | - | 521 | 1838 |
西南大學化學類專業(yè)(色弱、色盲考生專業(yè)受限)(語種不限) | 2021 | 寧夏 | 理科 | - | 524 | 2035 |
西南大學化學類專業(yè)(語種不限) | 2020 | 寧夏 | 理科 | - | 535 | 2672 |
西南大學化學類專業(yè) | 2019 | 寧夏 | 理科 | - | 543 | 2713 |
西南大學化學類專業(yè)(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錄取條件見院校招生章程) | 2021 | 新疆 | 理科 | - | 527 | 4189 |
西南大學化學類專業(yè)(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 | 2020 | 新疆 | 理科 | - | 543 | 4461 |
西南大學化學類專業(yè)(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 | 2019 | 新疆 | 理科 | - | 553 | 4397 |
西南大學化學專業(yè)(師范類)(定藏就業(yè),最低錄取分數(shù)不低于我校普通類相應批次提檔分數(shù)線下40分,學生在校學習期間享受免繳學費和國家補助的優(yōu)惠待遇,畢業(yè)后到西藏工作時間不少于5年。不招色弱、色盲考生。招收符合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報名資格的應屆高中畢業(yè)生(不限民族)。網(wǎng)上填報志愿期間,考生在填報系統(tǒng)中填報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業(yè)的專業(yè)后,須通過系統(tǒng)“志愿附件上傳”功能,同步提交有考生本人和家長簽署意見的(考生填報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業(yè)招生計劃確認表)(下載模板文件打印并簽字后,拍照將圖片上傳即可),未提交確認表視為無效志 | 2022 | 重慶 | 物理 | 物理+化學 | 586 | 9103 |
西南大學化學專業(yè)(北碚校區(qū))(專業(yè)備注不招色弱、色盲考生。) | 2022 | 四川 | 理科 | - | 593 | 21953 |
西南大學化學專業(yè)(非西藏生定藏就業(yè))(師范類)定藏就業(yè),最低錄取分數(shù)不低于我校普通類相應批次提檔分數(shù)線下40分,學生在校學習期間享受免繳費和國家補助的優(yōu)惠待遇。不招色弱、色盲考生 | 2022 | 云南 | 理科 | - | 605 | 7397 |
三、西南大學介紹
西南大學(SouthwestUniversity)是教育部直屬,教育部、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部、重慶市共建的重點綜合大學,是國家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211工程"和"985工程優(yōu)勢學科創(chuàng)新平臺"建設高!,F(xiàn)任黨委書記李旭鋒教授、校長張衛(wèi)國教授。學校主體位于重慶市北碚區(qū),坐落于縉云山麓、嘉陵江畔,占地8270余畝,校舍面積187萬平方米,綠地率達40%,泱泱校園,宏麗莊重,氣象萬千,是聞名遐邇的花園式學校,教育部表彰的文明校園。學校溯源于1906年建立的川東師范學堂,幾經(jīng)傳承演變,1936年更名為四川省立教育學院。1950年,四川省立教育學院的教育、國文、外文、史地、數(shù)學等系與1940年成立的國立女子師范學院合并建立西南師范學院,農(nóng)藝、園藝和農(nóng)產(chǎn)制造等系與1946年創(chuàng)辦的私立相輝學院等合并建立西南農(nóng)學院。1985年,兩校分別更名為西南師范大學、西南農(nóng)業(yè)大學。2000年,重慶市輕工業(yè)職業(yè)大學并入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西南農(nóng)業(yè)大學、四川畜牧獸醫(yī)學院、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柑桔研究所合并組建為新的西南農(nóng)業(yè)大學。2005年,西南師范大學、西南農(nóng)業(yè)大學合并組建為西南大學,開啟了學校發(fā)展嶄新篇章。百余年來,篳路藍縷,玉汝于成,數(shù)代西南大學人以其弘毅堅韌、自強不息的奮斗鑄就了"特立西南、學行天下"的大學精神,不斷豐富著"含弘光大,繼往開來"的校訓內(nèi)涵。百余年來,學校始終以國家富強和民族振興為己任,杏壇育人,勸課農(nóng)桑,積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蘊。一大批名師先賢曾執(zhí)教于此,春風化雨,躬耕不輟。數(shù)十萬畢業(yè)生從這里走向四面八方,成為民族復興大業(yè)的建設者和各行各業(yè)的中堅骨干。學校學科門類齊全,綜合性強、特色鮮明,涵蓋了哲、經(jīng)、法、教、文、史、理、工、農(nóng)、醫(yī)、管、藝等12個學科門類,其中有3個國家重點學科、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28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5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有1種專業(yè)博士學位、24種專業(yè)碩士學位,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工作站)27個。學校堅持以人才培養(yǎng)為根本,培養(yǎng)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深厚人文底蘊、扎實專業(yè)知識、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學校現(xiàn)有38個教學單位,102個本科專業(yè),其中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yè)建設點39個、重慶市一流本科專業(yè)建設點23個。教學資源豐富,現(xiàn)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4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中心3個、重慶市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3個,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23門、重慶市一流本科課程77門,有國家級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1個,F(xiàn)有在校學生5萬余人,其中普通本科生近4萬人,碩士、博士研究生近13000人,留學生近2000人。學校擁有一支實力雄厚、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現(xiàn)有專任教師3110人,其中教授721人、副教授1271人,博士生導師517人、碩士生導師1605人,F(xiàn)有國家級人才104人次,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