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01. 空林網(wǎng)夕陽,寒鳥赴荒園
王昌齡《灞上閑居》
落盡了碧葉的樹林,枝條相交,如一張巨網(wǎng),兜住了悠悠西下的夕陽。天色將晚,一群啾啾鳴叫的寒鳥,從空中掠過,飛向荒園。詩人用擬人的手法,生動地刻畫了荒郊傍晚寒鳥赴巢圖!熬W(wǎng)”字想象奇特,令俗字生奇輝。
02. 荒村帶返照
劉長卿《碧澗別墅喜皇甫侍御相訪》
荒涼的秋日山村,被落日的余輝籠罩著。詩句語言凝練,一個“荒”字既狀出村落的偏僻,又顯示了秋景的蕭條!皫Х嫡铡辈粌H昭示了夕陽返照荒村的黃昏時分,又為詩境涂上了暮色。
03. 霜露晚凄凄,高天逐望低。遠(yuǎn)煙鹽井上,斜景雪峰西
杜甫《出郭》
此四句為郊外遠(yuǎn)眺之景。霜露已降,傍晚草木凄凄。高天被霜露之氣所遮掩,使人感到越來越低沉。遠(yuǎn)處一縷縷青煙從鹽井上裊裊升起,斜陽映照在西邊的雪峰上。作者寫景從大處著筆,描寫天地間的霜露、暮色、遠(yuǎn)煙、雪峰,和諧統(tǒng)一,呈現(xiàn)出一派郊外迷??的景色。
04. 落日在簾鉤,溪邊春事幽。芳菲緣岸圃,樵爨倚灘舟。?雀爭枝墜,飛蟲滿院游
杜甫《落日》
落日的余輝斜射在簾鉤上,溪畔的春景使人感到清幽。沿岸是一片片天然的花圃,樵夫倚灘泊舟生火作飯。嘰嘰喳喳的鳥雀爭占宿處,擁擠枝頭,使樹枝下墜。各種飛蟲在庭院中上下浮游。首句寫天然晚景。三、四、五、六緊承落日,芳菲、樵爨言溪前景;?雀、飛蟲是堂前景。詩人所詠的春日暮景,頗引人陶醉。
05. 白日依山盡
王之渙《登鸛雀樓》
詩人登上鸛雀樓,放眼向西眺望,只見夕陽傍著遠(yuǎn)山冉冉下落了。詩句展現(xiàn)了黃昏時一片雄渾、開闊的景象。詩人目送夕陽,直至它沉沒為止,足見其對祖國壯麗山河的熱愛。
06.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白居易《暮江吟》
一道殘陽平鋪水面,半江如同碧玉,半江閃爍著耀眼的紅光。“鋪”寫出“殘陽”已接近地平線,幾乎是貼著江面照過來。“鋪”字又顯得平緩,狀摹出秋天夕陽的柔和,給人以親切安適之感!吧薄ⅰ凹t”也是當(dāng)時江面實(shí)景的逼真寫照。在夕陽的照射下,江面受光的部分顯現(xiàn)“紅色”,沒受光的部分呈現(xiàn)出晶瑩的深碧色。詩人抓住了傍晚時,在晚霞的映照下,江上的瞬息景象,攝下了千古稱道的暮江圖景。
07. 夕照紅于燒,晴空碧勝藍(lán)
白居易《秋思》
黃昏時分,夕陽西下,那如火一般的晚霞絢麗無比,光彩奪目。晴空萬里,碧藍(lán)如洗,澄凈明澈。詩人運(yùn)用比喻手法,極言秋日晚霞之燦爛,天空之凈潔。
08. 暮靄生深樹,斜陽下小樓
杜牧《題揚(yáng)州禪智寺》
傍晚的云氣在樹林深處游動,夕陽在小樓的背后緩緩落下,充滿著靜謐的氣氛,使人如在畫中。禪智寺樹木茂密,不透陽光,讓人于濃蔭暮靄的幽暗中見靜意。
09. 樵人歸白屋,寒日下危峰
賈島《雪晴晚望》
在漫山皚皚的白霧中,有個采樵人沿著隱隱現(xiàn)出的一線羊腸小道,緩緩下山,回到白雪覆蓋下的茅舍。泛著清冷光輝的夕陽,銜山欲下,群峰在晚照中顯得更加雄奇。詩句寫出冬日的嚴(yán)寒,“歸”與“下”兩字稍現(xiàn)出山間的生氣,在動靜光色的描寫中,透出了如詩人的詩風(fēng)那種清冷峻刻的特色。
10. 反照縱橫水,斜空斷續(xù)云
張賁《旅泊吳門》
寫夕陽西下時,陽光從對面射來,只見水面波光粼粼,熠熠生輝。多彩的晚霞,在夕陽的映襯下,斷續(xù)橫斜,不規(guī)則地排列在空中。詩句寫傍晚天地流光溢彩的絢爛景色。
11. 地極接穹蒼,西維落太陽
劉得仁《涇川野居晚望》
登高遠(yuǎn)望地平線的末端與碧天相連接。西邊的太陽緩緩地落下去,這兩句詩是寫夕陽西下時的壯觀。詩句對仗工整,氣勢宏大。
12. 斜陽外,寒鴉萬點(diǎn),流水繞孤村
秦觀《滿庭芳》
薄暮時分,夕陽籠罩,無數(shù)只寒鴉在空中飛動,一股清泉,汩汩地縈繞著孤寂的村莊向遠(yuǎn)方流去。這里用工筆的手法,客觀而細(xì)致地描繪出日暮孤村的景色。形象鮮明,自然清麗,雅俗共賞。其友人晁補(bǔ)之稱之為“雖不識字,亦知是天生好言語”(見《苕溪漁隱叢話》)。
13. 夕陽西下,塞雁南飛,渭水東流
康與之《訴衷情令》
秋天的傍晚,落日的斜暉灑在廣袤的原野上,塞北的大雁橫空掠過,向南飛去,浩浩蕩蕩的渭水,滾滾東流。詞句以跳蕩的筆墨,寫出“夕陽”、“塞雁”、“渭水”的雄渾氣勢,畫面意境遼闊,高遠(yuǎn)。
2
1、過雨園林綠漸濃,晚霞明處暮云重。??趙彥端《浣溪沙?過雨園林綠漸濃》
意為:下過雨的園林景色越來越濃綠,晚霞明亮之處暮云重重。
2、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滕王閣序》
意為:一直大雁飛上天空與即將消失的晚霞融為一體,江水與這漫天的景象相映成。
3、白露收殘暑,清風(fēng)襯晚霞。??仲殊《南柯子》
意為:白露漸漸退去殘留的暑熱,清風(fēng)徐來與晚霞相輝映。
4、雨歇晚霞明,風(fēng)調(diào)夜景清。??劉禹錫 《秋晚新晴夜月如練有懷樂天》
意為:雨停了,天空的晚霞明亮了,晚風(fēng)送來了夜晚的清涼。
5、綠水藏春日,青軒秘晚霞。??李白《宴陶家亭子》
意為:碧綠的河水中藏著春色,小青軒里藏著晚霞。
描寫晚霞的詩詞
1、晚霞 詩宋 ? 林用中晚霞掩映祝融峰,衡岳高低爛熳紅。
愿學(xué)陵陽修煉術(shù),朝餐一片趁天風(fēng)。
2、[唐] 劉禹錫《浪淘沙》濯錦江邊兩岸花,春風(fēng)吹浪正淘沙。
女郎剪下鴛鴦錦,將向中流定晚霞。
3、【唐】王勃《滕王閣序》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4、[近代] 王國維《浣溪沙》愛棹扁舟傍岸行,紅妝素?斗輕盈。
臉邊舷外晚霞明。
為惜花香停短棹,戲窺鬢影撥流萍。
玉釵斜立小蜻蜓。
5、紅歌《打靶歸來》歌詞日落西山紅霞飛,戰(zhàn)士打靶拔營歸。
風(fēng)展紅旗映彩霞,愉快的歌聲滿天飛。
形容晚霞很美的詩句
關(guān)于“晚霞”的詩句有哪些?
1、水宿風(fēng)餐第幾程,落帆剛趁晚霞明。
??王綸《秦郵晚泊》賞析:描寫的在海上漂泊,剛好趕上晚霞落日的情境。
表達(dá)了王綸的思鄉(xiāng)之情。
2、雨歇晚霞明,風(fēng)調(diào)夜景清。
??劉禹錫 《秋晚新晴夜月如練有懷樂天》 賞析:該句意思是:雨下了很久,終于停了,晚霞很漂亮,天氣很明朗,起風(fēng)了,晚上的景色很清明。
3、開緘日映晚霞色,滿幅風(fēng)生秋水紋。
??白居易《庾順之以紫霞綺遠(yuǎn)贈,以詩答之》賞析:詩意是晚霞被落日映照成紅色,秋水被風(fēng)吹皺了波紋。
表現(xiàn)了美好的情誼。
4、龍銜寶蓋承朝日,鳳吐流蘇帶晚霞。
??盧照鄰《長安古意 》賞析:這首詩托“古意”,實(shí)抒今情。
它的題材、用語與蕭綱的《烏棲曲》等齊梁宮體詩非常接近,但思想感情卻大不相同。
它的詞采雖然富麗華贍,但終不傷于浮艷。
詩的寫法近似漢賦,對描寫對象極力鋪陳瀉染, 并且略帶“勸百諷一”之意。
5、女郎剪下鴛鴦錦,將向中流定晚霞。
??劉禹錫《浪淘沙 》賞析:作者的詩思從江邊場景宕開,從轉(zhuǎn)折對比中提煉出高遠(yuǎn)的深意。
前兩句謳歌了淘金婦女們的勞動,順接來寫,固然可以,但不會產(chǎn)生警人的力量。
詩人別具慧眼,擇取標(biāo)志上層社會富貴奢靡功名權(quán)勢的首飾與金印來立意,指出權(quán)貴們所占用的黃金,正是勞動者經(jīng)過千辛萬苦從沙中浪底淘漉而來。
揭示了當(dāng)時不合理的社會現(xiàn)實(shí):勞動者創(chuàng)造了世間一切財富,卻難得溫飽;不勞者卻可以無限度地占有勞動者的勞動果實(shí),從而表現(xiàn)了詩人深切地同情勞動人民的主題。
這首詩以明快而又婉轉(zhuǎn)的民歌風(fēng)調(diào),表現(xiàn)了深邃高卓的思想。
語言質(zhì)樸淺近,精煉準(zhǔn)確,很有特色。
首句“照”、“開”兩個動詞,準(zhǔn)確而有層次地寫出了時間的推移。
第二句的“滿”字,既寫出人數(shù)之多,也暗示了淘金勞動早已開始。
這些通俗字眼,從生活直觀中提煉出來,熔入詩中,形象而富有動態(tài)美。
第三句兩個名詞性詞組并列,卻不嫌堆砌,反見其神思飛動,用詞精警。
第四句一個“盡”字,充分揭示當(dāng)時社會的本質(zhì),使結(jié)尾兩句成為精辟警策的佳句。
正因?yàn)檫@樣,這首意境深警的喻理小詩,才這么耐人尋味,這么給人啟迪。
6、畫戟朱樓映晚霞,高梧寒柳度飛鴉。
??錢起《訪李卿不遇 》賞析:登上晚霞映照著有雕飾或繪制紋路圖案的紅色樓房,高聳的梧樹,因天冷而乏力的柳,有陣陣烏鴉飛過。
7、日暮連歸騎,長川照晚霞。
??陳嘉言《晦日宴高氏林亭》 賞析:詩意為我在太陽落山的黃昏騎著馬回家,我只看到滿天的紅霞映紅了山川。
8、岸遠(yuǎn)沙平,日斜歸路晚霞明。
??歐陽炯《南鄉(xiāng)子?岸遠(yuǎn)沙平》 賞析:《南鄉(xiāng)子?岸遠(yuǎn)沙平》是五代北宋時期詞人歐陽炯創(chuàng)作的一首詞。
此詞寫南國傍晚水邊風(fēng)物。
首句寫沙岸而暗帶水,次句寫晚霞而明帶晚歸人。
其中,沙灘空曠,晚霞滿天,景象開闊。
末三句,寫孔雀臨水自照,自憐其美。
全篇形象地描繪出一幅和平寧靜的畫面,意境優(yōu)美。
9、鳳凰山下雨出晴。
水風(fēng)清,晚霞明。
??蘇軾《江城子?鳳凰山下雨初晴》 賞析:詩意為鳳凰山下,雨后初晴,云淡風(fēng)清,晚霞明麗。
據(jù)《墨莊漫錄卷一》載:東坡在杭州,一日,游西湖,坐孤山竹閣前臨湖亭上。
時二客皆有服,預(yù)焉。
久之,湖心有一彩舟,漸近亭前。
靚妝數(shù)人,中有一人尤麗,方鼓箏,年且三十余,風(fēng)韻嫻雅,綽有態(tài)度。
二客競目送之。
曲未終,翩然而逝。
公戲作長短句云云。
詞中將彈箏人置于雨后初晴、晚霞明麗的湖光山色中,使人物與景色相映成趣,音樂與山水相得益彰,在對人物的描寫上,作者運(yùn)用了比喻和襯托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