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泉州有多少人口
874萬(2019年常住)
截至2019年末,泉州市常住人口874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萬人。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9.2%。人口出生率為11.7‰,死亡率為6.7‰,自然增長率為5.0‰,常住人口城鎮(zhèn)化率為67.2%。戶籍人口760.70萬人。
泉州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qū),除漢族外,還有48個少數(shù)民族,這48個少數(shù)民族是回、蒙、藏、維吾爾、苗、彝、壯、布依、朝鮮、滿、侗、瑤、白、土家、哈尼、哈薩克、傣、黎、傈僳、佤、畬、高山、水、拉祜、東鄉(xiāng)、納西、景頗、土、達斡爾、仫佬、羌、布朗、毛南、仡佬、錫伯、普米、怒、塔吉克、烏孜別克、俄羅斯、鄂溫克。漢族占總人口的97.8%,少數(shù)民族占2.2%,主要以回族、畬族、苗族、蒙古族居多;刈逯饕植荚跁x江陳埭、惠安白崎和鯉城近郊等地;畬族主要分布在德化、安溪和惠安等地;蒙古族主要居住在泉港涂嶺等地。
二、泉州城市簡介
泉州市,別稱鯉城,是福建省地級市,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復確定的海峽西岸經(jīng)濟區(qū)中心城市之一、現(xiàn)代化工貿(mào)港口城市。全市共轄4個市轄區(qū)、3個縣級市、5個縣,總面積11015平方千米,總人口874萬人。
泉州地處中國華東地區(qū),北承福州,南接廈門,東望臺灣島,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氣候條件優(yōu)越;閩南話為主要方言,并存莆仙話、客家話等多種方言,常住外來人口達204萬人。
泉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悠久,經(jīng)濟開發(fā)早在周秦時期就已開始。三國吳永安三年(260年),在今南安市豐州鎮(zhèn)置東安縣治。西晉末年,中原戰(zhàn)亂,士族大批入泉。 南朝梁天監(jiān)間(502-519年)置南安郡作郡治,為本地設置縣、郡治之始。宋元時期,泉州一度成為世界第一大港。泉州是聯(lián)合國唯一認定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列入國家“一帶一路”戰(zhàn)略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qū)。泉州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首屆東亞文化之都、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wèi)生城市。
泉州是著名僑鄉(xiāng)。祖籍泉州的華僑、華人750多萬,港澳同胞76萬,分布在世界各地129個國家和地區(qū)。歸僑、僑眷250多萬。在臺灣,有44.8%的漢族(約900萬)祖籍泉州。
2020年,泉州市實現(xiàn)地區(qū)生產(chǎn)總值(GDP)10158.66億元,經(jīng)濟總量連續(xù)22年保持全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