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2.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戴叔倫《蘇溪亭》)
3.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王維《鳥鳴澗》)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5.縱然一夜風(fēng)吹去,只在蘆花淺水邊。(司空曙《江村即事》)
6.零落梅花過殘臘,故園歸去又新年。(李頻《湖口送友人》)
7.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過故人莊》)
8.四月南風(fēng)大發(fā)黃,棗花未落蔭桐長。(李頎《送陳章甫》)
9.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10.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fēng)。(晏殊《寓意》)
11.五月臨平山下路,藕花無數(shù)滿汀洲。(道潛《臨平道中》)
12.千里稻花應(yīng)秀色,五更桐葉最佳音。(曾己《蘇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大雨三日,秋苗以蘇喜而有作》)
13.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14.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15.梅花竹里無人見,一夜吹香過石橋。(姜白石《除夜自石歸湖苕溪》)
16.滿地蘆花和我老,歸家燕子傍誰飛。(文天祥《金陵驛》)
17.>
“千里鶯啼綠映紅“
18.>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19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過故人莊》
20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簾卷西風(fēng),人比黃花瘦(李清照《醉花陰》)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小池》)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墻角數(shù)枝梅,臨寒獨(dú)自開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詩句意義
陸游《卜算子·詠梅》賞析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dú)自愁,更著風(fēng)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
這首《卜算子》以“詠梅”為題,這正和獨(dú)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濂溪先生(周敦頤)以蓮花自喻一樣,作者亦是以梅花自喻。陸游曾經(jīng)稱贊梅花“雪虐風(fēng)饕愈凜然,花中氣節(jié)最高堅(jiān)”(《落梅》)。梅花如此清幽絕俗,出于眾花之上,可是如今竟開在郊野的驛站外面,破敗不堪的 “ 斷橋”,自然是人跡罕至、寂寥荒寒、梅花也就倍受冷落了。從這一句可知它既不是官府中的梅,也不是名園中的梅,而是一株生長在荒僻郊外的“野梅”。它既得不到應(yīng)有的護(hù)理,更談不上會有人來欣賞。隨著四季的代謝,它默默地開了,又默默地凋落了。它孑然一身,四顧茫然—— 有誰肯一顧呢,它可是無主的梅呵!凹拍_無主”這一句,詞人將自己的感情傾注在客觀景物之中,首句是景語,這句已是情語了。日落黃昏,暮色朦朧,這孑然一身、無人過問的梅花,何以承受這凄涼呢?它只有“愁”—— 而且是“獨(dú)自愁”,這與上句的“寂寞”相呼應(yīng)。驛外斷橋、暮色、黃昏,本已寂寞愁苦不堪,但更添凄風(fēng)冷雨,孤苦之情更深一層!案边@兩個(gè)字力重千鈞,前三句似將梅花困苦處境描寫已至其但二句“更著風(fēng)和雨”似一記重錘將前面的“極限”打得崩潰。這種愁苦仿佛無人能承受, 至此感情渲染已達(dá)高潮,然而盡管環(huán)境是如此冷峻,它還是“開”了!它,“ 萬樹寒無色,南枝獨(dú)有花”(道源);它,“萬花敢向雪中出,一樹獨(dú)先天下春”(楊維楨)。上闋四句,只言梅花處境惡劣、于梅花只作一“開”字,但是其倔強(qiáng)、頑強(qiáng)已不言自明。
上闋集中寫了梅花的困難處境, 它也的確還有 “ 愁”。從藝術(shù)手法說,寫愁時(shí)作者沒有用詩人、詞人們那套慣用的比喻手法,把愁寫得象這象那,而是用環(huán)境、時(shí)光和自然現(xiàn)象來烘托。況周頤說:“詞有淡遠(yuǎn)取神,只描取景物,而神致自在言外,此為高手!保ā掇ワL(fēng)詞話》)就是說,詞人描寫這么多“景物”,是為了獲得梅花的“神致”;“深于言情者,正在善于寫景”( 田同之《西圃詞說》)。上闋四句可說是“情景雙繪”。讓讀者化一系列景物中感受到作者的特定環(huán)境下的心緒—— 愁!也讓讀者逐漸踏入作者的心境。這著實(shí)、妙!
下闋,托梅寄志。梅花,它開得最早!叭f木凍欲折,孤根暖獨(dú)回”(齊已);“ 不知近水花先發(fā),疑是經(jīng)冬雪未消”(張謂)。是它迎來了春天。但它卻“無意苦爭春”。春天,百花怒放,爭麗斗妍,而梅花卻不去“苦爭春”,凌寒先發(fā),只有迎春報(bào)春的赤誠。“苦”者,抵死、拼命、盡力也。從側(cè)面諷刺了群芳。梅花并非有意相爭,即使“群芳”有“妒心”,那也是它們自己的事情,就“一任”它們?nèi)ゼ刀拾。在這里,寫物與寫人,完全交織在一起了。草木無情,花開花落,是自然現(xiàn)象。其中卻暗含著作者的不幸遭遇揭露了茍且偷安的那些人的無恥行徑。說“爭春”,是暗喻人事; “ 妒”,則非草木所能有。這兩句表現(xiàn)出陸游性格孤高,決不與爭寵邀媚、阿諛逢迎之徒為伍的品格和不畏讒毀、堅(jiān)貞自守的崚.傲骨。
最后幾句,把梅花的“獨(dú)標(biāo)高格”,再推進(jìn)一層: “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前句承上闋的寂寞無主、黃昏日落、風(fēng)雨交侵等凄慘境遇。這句七個(gè)字四次頓挫:“ 零落”, 不堪雨驟風(fēng)狂的摧殘,梅花紛紛凋落了,這是第一層。落花委地,與泥水混雜,不辯何者是花,何者是泥了,這是第二層。從“碾”字,顯示出摧殘者的無情,被摧殘者的凄慘境遇,這是第三層。結(jié)果呢,梅花被摧殘、被踐踏而化作灰塵了。這是第四層?矗坊ǖ拿\(yùn)有多么悲慘,簡直不堪入目令人不敢去想像。讀者在此時(shí)已融入了字里行間所透露出的情感中。但作者的目的決不是單為寫梅花的悲慘遭遇,引起人們的同情;從寫作手法上來說,仍是鋪墊,是蓄勢,是為了把下句的詞意推上最高峰。雖說梅花凋落了,被踐踏成泥土了,被碾成塵灰了,請看,“只有香如故”,它那“別有韻致”的香味,卻永遠(yuǎn)“如故”,仍然不屈服于寂寞無主、風(fēng)雨交侵的威脅,只是盡自己之能,一絲一毫也不會改變。即使是凋落了,化為“塵”了,也要“香如故” 。
末句具有扛鼎之力,它振起全篇,把前面梅花的不幸處境,風(fēng)雨侵凌,凋殘零落,成泥作的凄涼、衰颯、悲戚,一股腦兒拋到九霄云外去了。正是“末句想見勁節(jié)”(卓人月《詞統(tǒng)》)。而這“勁節(jié)”得以 “ 想見”,正是由于此詞十分成功地運(yùn)用比興手法作者以梅花自喻,以梅花的自然代謝來形容自己。此時(shí),已將梅花人格化。“詠梅”,實(shí)為表白自己的思想感情,給我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成為一首詠梅的杰作。
一.古代關(guān)于描寫花的詩句及評析
1、《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唐·楊萬里畢竟西湖六月中,風(fēng)光不與四時(shí)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西江月 2、《夜行黃沙道中》宋·辛棄疾明月別枝驚鵲,清風(fēng)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gè)星天外,兩三點(diǎn)雨山前。舊時(shí)茅店社林邊,路轉(zhuǎn)溪橋忽見! 3、《宿新市徐公店》唐·楊萬里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4、《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間四月芳菲盡...查看更多
二.關(guān)于花的經(jīng)典詩句及出處
1、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崔護(hù)《題都城南莊》2、雨打梨花深閉門,忘了青春,誤了青春。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閉門》3、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林逋《山園小梅·其一》4、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崔護(hù)《題都城南莊》5、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fēng)中。鄭思肖《畫菊》6、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佚名《桃夭》7、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劉方平《春怨》8、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查看更多
三.有關(guān)祖國的大好河山的詩句有哪些
1、描寫祖國大好河山的詩句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丈讲灰娙,但聞人語響。2、描寫祖國長江的詩句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懷》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送孟浩然至廣陵》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門山》山隨平野盡,江入大江流(李白《渡荊門送別》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赌钆珛沙啾趹压拧诽K...查看更多
四.小學(xué)二年級有關(guān)山的詩句集錦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年代:明作者:李夢陽作品:泰山內(nèi)容:俯首無齊魯,東瞻海似杯。斗然一峰上,不信萬山開。日抱扶桑躍,天橫碣石來。君看秦始后,仍有漢皇臺。和元遺山呈泰山天倪布山張真人[元]王奕廬山的詩題西林壁蘇軾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1.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2...查看更多
五.有關(guān)描寫山的詩句和名言摘抄
描寫山的詩句11、馬穿山徑菊初黃,信馬悠悠野興長!跤韨牎洞逍小ゑR穿山徑菊初黃》2、金陵津渡小山樓,一宿行人自可愁!獜堨铩额}金陵渡》3、鳥向檐上飛,云從窗里出。——吳均《山中雜詩》4、認(rèn)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K軾《水調(diào)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5、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6、萬壑有聲含晚籟,數(shù)峰無語立斜陽!跤韨牎洞逍小ゑR穿山徑菊初黃》7、月出驚山鳥,時(shí)鳴...查看更多
六.關(guān)于春夏秋冬的詩句古詩大全
描寫春夏秋冬古詩 一、描寫春的古詩1、《春曉》唐·孟浩然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2、《憶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風(fēng)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能不憶江南?3、《春雪》唐·韓愈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4、《初春小雨》唐·韓愈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5、《晚春》唐·韓愈草樹知春不久...查看更多
七.小學(xué)關(guān)于春夏秋冬的經(jīng)典詩句摘抄
春:詠柳(賀知章)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xì)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時(shí)節(jié), 當(dāng)春乃發(fā)生.隨風(fēng)潛入夜, 潤物細(xì)無聲.鳥鳴澗(王維)人閑桂花落, 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 時(shí)鳴春澗中.晚春(韓愈)草樹知春不久歸, 百般紅紫斗芳菲.楊花榆莢無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飛.江畔獨(dú)步尋花(杜甫)黃四娘家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shí)時(shí)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夏:夏日南亭...查看更多
八.描寫夏天優(yōu)美景色的詩句大全
描寫夏天景色古詩 篇11、 客中初夏 (司馬光)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dāng)戶轉(zhuǎn)分明。更無柳絮因風(fēng)起,惟有葵花向日傾,2、 初夏睡起 (楊萬里)梅子流酸濺齒牙,芭蕉分綠上窗紗。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3、三衢道中 (曾幾)梅子黃時(shí)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綠陰不減來時(shí)路,添得黃鸝四五聲。4、初夏游張園 (戴敏)乳鴨池塘水淺深,熟梅天氣半晴陰。東園載酒西園醉,摘盡枇杷一樹金。5、山亭夏日 (高駢)綠...查看更多
九.小學(xué)有關(guān)描寫夏天的古詩句
小學(xué)描寫夏天的古詩句11、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辛棄疾《西江月》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獥钊f里《小池》3、明月別枝驚鵲,清風(fēng)半夜鳴蟬——辛棄疾《西江月》4、綠樹濃陰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唏墶渡酵は娜铡5、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繅車!K軾《浣溪沙》6、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钋逭铡度鐗袅睢7、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醪g《采蓮曲》8、...查看更多
十.古詩中描寫夏天景色的經(jīng)典詩句
描寫夏天景色的古詩詩句11、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辛棄疾《西江月》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楊萬里《小池》3、明月別枝驚鵲,清風(fēng)半夜鳴蟬!翖壖病段鹘隆4、綠樹濃陰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唏墶渡酵は娜铡5、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繅車!K軾《浣溪沙》6、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钋逭铡度鐗袅睢7、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醪g《采蓮曲》...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