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傳讀書筆記摘抄好詞:
知根知底、浪漫風流、驚奇可喜、名落孫山、真知灼見、刮目相看、古道熱腸、十分融洽、王佐之才、迢迢萬里、夢寐之望、熱誠接待、雄偉壯麗、聲色之美、精心設計、熙來攘往、川流不息、患得患失、俯首據(jù)案、詩詞巨擘、和睦相處、滔滔不絕、英俊挺拔、險象環(huán)生、懸崖峭壁、鳥鳴猿啼、俯首膜拜
蘇東坡傳讀書筆記摘抄好句及感悟賞析:
1、真誠的友誼永遠不會特別表白的,真正的好朋友彼此不必通信,因為既是對彼此的友情信而不疑,誰也不須要寫什么。一年分別后,再度相遇,友情如故。
感悟:這句話是對深厚友誼的闡述,在我們的生活中,真正的朋友一定是極少數(shù),因為友誼是需要經(jīng)得起考驗的,即便是不通信交流,在心里也會彼此惺惺相惜。
2、蘇東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是他那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
感悟:現(xiàn)代人越來越浮躁,怨天尤人之輩越來越多,這是因為他們書讀得不夠。就好比蘇軾,才華橫溢,卻一聲屢遭打壓和排擠,但他始終沒有灰心喪志,而是在坎坷的人生路上,練就了一身本領,保持著樂觀的天性,成為名垂千古的文化大家。
3、蘇東坡是大事聰明,小事糊涂。但構成人生的往往是許多小事,大事則少而經(jīng)久不見。
感悟:這是林語堂對蘇軾的評價,蘇軾屢遭排擠,一生坎坷,也是有其自身原因和缺點的,那就是我們常說的細節(jié)決定成敗,蘇軾是一個好爽的性格,往往在小事上犯糊涂而導致了知致命的錯誤。
4、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兒。
感悟:這句話讓我們讀出蘇軾的樂天性格,從蘇軾的詞中,我們就可以讀出他灑脫不羈的性格,但這對于搞政治來說確實不利的,政客需要隱忍,需要韜光養(yǎng)晦,而蘇軾是一個鋒芒畢露的人。
5、蘇東坡能夠到處快樂滿足,就是因為他持這種幽默的看法。后來他被貶謫到中國本土之外的瓊崖海島,當?shù)責o醫(yī)無藥,他告訴朋友說:“每念京師無數(shù)人喪生于醫(yī)師之手,予頗自慶幸。”
感悟:蘇軾遭迫害,最終被流放到海南島,而宋代,海南島還是荒蕪之地,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蠻荒之地,尚未開化,但他能夠隨遇而安,抱著福禍相依的人生態(tài)度,活得逍遙自在,是需要我們學習的。
6、敢于玩弄自己性命的人自然敢取別人的性命。
賞析:這句話是蘇軾對年輕時的好友章?的評價,而后來的事實證明,蘇軾看人非常準,有其獨到之處,章?果然手握大權之后,變成了一個狠辣之人,而蘇軾也沒有逃出他的手掌心。
7、因為恨別人,是自己無能的`表現(xiàn)。
賞析:這句話非常激勵人心,是對社會現(xiàn)象的一種概述和總結,我們遇到挫折,應該壯大自身,因為讓自己變強就是對敵人最好的打擊,而不是用怨恨這種解決不了問題的心理。
8、我若說一提到蘇東坡,在中國總會引起人親切敬佩的微笑,也許這話最能概括蘇東坡的一切了。
賞析:蘇東坡年少得志,考取榜眼,實際上應該是狀元,如此才華遭受迫害,但他并沒有因此而灰心,用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和隨遇而安的思維讓自己在其他方面成為了名流千古的大家,值得我們用一生來學習。
9、人的一生就像一出戲,只有落幕后才能判斷這出戲的好壞。
賞析:有一句話說的非常好,人生就是一出戲,而每個人都是演員,而我們的人生,出處都是即興表演,沒有彩排,因此我們要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正面角色,當這出大戲落幕的時候,我們也可以笑著離開。
10、在任何政治斗爭中,正人君子必敗,而小人必占上風,因為正人君子為道義而爭,而小人則為權力而爭,結果雙方必各得其所,好人去位,壞人得權。
賞析:這句話是對封建時代政治斗爭的思考和總結,作者認為,蘇東坡有宰輔之才,為什么總是輸,被小人得志。原因就在于蘇軾是一位君子,不會使用小人的伎倆,在政治斗爭中,時時投鼠忌器,心懷道義,自然斗不過小人。
課外擴展:
《蘇東坡傳》,作者林語堂。書中講述蘇東坡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創(chuàng)新的畫家、造酒試驗家、一個工程師、一個憎恨清教徒主義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個皇帝的秘書、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專唱反調的人。一個月夜徘徊者、一個詩人、一個小丑。但是這還不足以道出蘇東坡的全部……蘇東坡比中國其他的詩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豐富感、變化感和幽默感,智能優(yōu)異,心靈卻像天真的小孩――這種混合等于耶穌所謂蛇的智慧加上鴿子的溫文。
蘇東坡若回到民間,那他就猶如在水中的海豹。在陸地上拖著鰭和尾巴走的海豹,只能算是半個海豹。
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兒。
中國的農(nóng)民和生意人都落入王安石新政的陷阱里了。他們只有兩條路走:一是遇歉年,忍饑挨餓;一是遇豐年,鋃鐺入獄。
蘇東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是他那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
蘇東坡今生的浩然之氣用盡。人的生活也就是心靈的生活,這種力量形成人的事業(yè)人品,與生命俱來,由生活中之遭遇而顯示其形態(tài)。正如蘇東坡在潮州韓文公廟碑中所說:“浩然之氣、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隨死而亡矣,故在天為星辰,在地為河獄,幽則為鬼神,而明則復為人。此理之常,無足怪者!
蘇東坡說:“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則忘其身,必不仕則忘其君。”這是孟子對孔夫子參政態(tài)度的概要結語。
我們用他自己的話說,他過去生活的態(tài)度,一向是嫉惡如仇,遇有邪惡,則“如蠅在食,吐之乃已”。
蘇東坡是大事聰明,小事糊涂。但構成人生的往往是許多小事,大事則少而經(jīng)久不見
蘇東坡知道弟弟的忠言大有道理,倘若他的氣質像子由那樣恬淡沉靜,他必然會樂于接受的。但是問題不是他如何向,而是他如何感,不是理性的問題,而是感性的問題。
此處,高在山巔,天與地互相接觸,風與云交互鼓蕩,陰陽雌雄之氣,獲得會合凝聚,是以“巫山云雨”一詞,至今還留為男女交歡之稱。
延緩年老展長青春的第一條規(guī)矩,是避免一切情緒上的煩擾。
(一).蘇東坡傳中經(jīng)典的好段摘抄賞析
(二).對宋代詩人的蘇東坡傳好段摘抄賞析
(三).蘇東坡傳讀后感
(四).林語堂蘇東坡傳讀后感
(五).蘇東坡傳讀后感1000字
(六).蘇東坡傳讀后感800字
西湖的詩情畫意,非蘇東坡的詩思不足以極其妙;蘇東坡的詩思,非遇西湖的詩情畫意不足以盡其才。一個城市,能得詩人發(fā)現(xiàn)其生活上復雜的地方性,并不容易;而詩人能在寥寥四行詩句中表現(xiàn)此地的精粹、氣象、美麗,也頗不簡單。
談論到蘇東坡,我們就不能避免“氣”這個字。因為每個文學批評家綜括蘇東坡的個性,必用孟子所說的這個“氣”字!皻狻北臼瞧胀ㄗ,是空氣,是氣體,是大氣,是精神,是力量,是運動,是悶在心里的惱怒。在《孟子》里,“氣”是哲學的概念,類似柏格森所說的“生氣勃勃”,是人格上的“元氣”。使偉人和匹夫顯然不同的,往往是精力元氣上的差異。在孟子的哲學上,“氣”是偉大的道德動力,更簡單說,就是人求善、求正義的高貴精神,這種精神,人人皆有,是與生俱來的。人在世上生活下去,這個“氣”可因得其陶冶營養(yǎng)而增長強大,亦可因消減而衰弱。
歸根結底,我們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們只能完全了解我們真正喜愛的人。
出外旅行的人,極其所能,也只有把自己的安危委諸天命,因為除此之外,別無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