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最新上海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shù)據(jù),江西師范大學在上海招生錄取數(shù)據(jù)顯示,上?忌辖鲙煼洞髮W的分數(shù)在475至491分,位次為21577至12039位次區(qū)間內(nèi),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上海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75至491區(qū)間才能上江西師范大學。
一、上?级嗌俜帜苌辖鲙煼洞髮W
1、2022年上?忌辖鲙煼洞髮W:綜合(不限)最低分需要49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9321名;
2、2022年上海考生上江西師范大學:綜合(物)最低分需要49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8893名;
3、2021年上?忌辖鲙煼洞髮W:綜合(物)最低分需要47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1291名;
4、2021年上海考生上江西師范大學: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最低分需要47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1058名;
5、2021年上?忌辖鲙煼洞髮W:綜合(不限)最低分需要49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7491名;
6、2021年上海考生上江西師范大學:綜合(化)最低分需要49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6381名;
7、2021年上?忌辖鲙煼洞髮W:綜合(史 或 地)最低分需要50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4212名;
8、2020年上海考生上江西師范大學(02):綜合(物 或 化)最低分需要49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7678名;
二、江西師范大學在上海的2020-2022錄取分數(shù)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江西師范大學在上海的錄取分數(shù)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上海 | 綜合 | 不限 | 本科 | 492 | 19321 | 省政府 |
2022 | 上海 | 綜合 | 物 | 本科 | 494 | 18893 | 省政府 |
2022 | 上海 | 綜合 | 物 或 化 或 生 | 本科 | 496 | 18448 | 省政府 |
2022 | 上海 | 綜合 | 物 或 化 或 地 | 本科 | 505 | 16484 | 省政府 |
2022 | 上海 | 綜合 | 政 | 本科 | 506 | 16282 | 省政府 |
2022 | 上海 | 綜合 | 化 | 本科 | 514 | 14579 | 省政府 |
2、2021年江西師范大學在上海的錄取分數(shù)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上海 | 綜合 | 物 | 本科 | 475 | 21291 | 省政府 |
2021 | 上海 | 綜合 | 物 或 化 或 生 | 本科 | 476 | 21058 | 省政府 |
2021 | 上海 | 綜合 | 物 或 化 或 地 | 本科 | 490 | 17952 | 省政府 |
2021 | 上海 | 綜合 | 不限 | 本科 | 492 | 17491 | 省政府 |
2021 | 上海 | 綜合 | 化 | 本科 | 497 | 16381 | 省政府 |
2021 | 上海 | 綜合 | 史 或 地 | 本科 | 507 | 14212 | 省政府 |
2021 | 上海 | 綜合 | 政 | 本科 | 517 | 12039 | 省政府 |
3、2020年江西師范大學在上海的錄取分數(shù)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上海 | 綜合 | 不限 | 本科 | 475 | 21577 | 省政府 |
2020 | 上海 | 綜合 | 物 或 化 | 本科 | 491 | 17678 | 省政府 |
說提前批是個坑的原因
之所以說提前批是個坑是因為有以下缺點:
1、容易出現(xiàn)高分低就。提前批的壞處是并非所有提前批院校都是重點大學,報考有可能出現(xiàn)高分低就的情況。一旦被提前批錄取,就不能再參與其他本科等批次的錄取了。
2、職業(yè)前景受限。提前批包括師范院校、軍隊院校、司法院校、警部院校等其他一些綜合大學的某些專業(yè),一般說來提前批是沒有壞處的,因為這只是考生的一個選擇,是為那些有志于軍隊,師范的考生提供一個機會。同樣的,如果你被師范或軍隊或司法等院校入取,將來你從事這些職業(yè)的可能性將會很高,想半路跳槽或者自己下海的話就會比較困難些了。所以總的一點就是如果你有意于參軍,當法官律師或教師等,你可以考慮提前批,若沒有此意愿的話,還是填好第一志愿吧。
什么二本適合撿漏
適合撿漏的二本:沈陽工業(yè)大學
沈陽工業(yè)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的多科性研究應用型大學,學校牢固樹立教學工作中心地位,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zhì)量,著力創(chuàng)建國內(nèi)一流本科教育。沈陽工業(yè)大學在廣西(本科二批,普通類)理科最低錄取分數(shù)線為393分。
容易撿漏的二本:重慶文理學院
位于重慶永川,是重慶市人民政府主辦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學校。
適合壓線生的二本:井岡山大學
位于江西吉安,是江西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重點支持建設高校。
三、江西師范大學最新介紹
江西師范大學是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和中西部高;A能力建設工程高校。學校融哲學、經(jīng)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等十大學科門類于一體,位于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素有“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美譽的江西省省會南昌,對江西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和社會發(fā)展有較大影響,被江西省人民政府確定為優(yōu)先發(fā)展的省屬重點(師范)大學。學校現(xiàn)有瑤湖、青山湖兩個校區(qū),占地面積3500余畝,建筑面積140余萬平方米,館藏紙質(zhì)圖書336余萬冊,電子圖書175余萬冊,數(shù)據(jù)庫89個,古籍及民國線裝圖書6萬余冊,幒^(qū)不設圍墻,四周以一條7公里長的瑤河環(huán)抱,具有突出的生態(tài)人文特色。 歷史沿革 學校緣起于廬山白鹿洞書院,肇基于1940年創(chuàng)建的國立中正大學,1949年更名為南昌大學,1953年改為江西師范學院,1983年更名為江西師范大學,是江西省本科辦學歷史最為悠久的普通高等院校。2003年,江西金融職工大學(江西銀行學校)整建制并入。 辦學思想 學校先后七次遷址,六易其名,四度調(diào)整,砥礪出“靜思篤行、持中秉正”的校訓,孕育了“團結、勤奮、求是、創(chuàng)新”的優(yōu)良校風,形成了“以人為本、面向社會”的辦學思想,“以生為本、以德為先”的育人思想,“百折不撓、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辦學傳統(tǒng),“質(zhì)量立校、學術鑄校、人才強校、特色名校、管理興校、和諧榮校”的重點任務和“愛國榮校、民主和諧、求真務實、開放創(chuàng)新”的師大精神。 學科建設 學校是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和全國第一批學士、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擁有哲學、經(jīng)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等十大學科門類,設有22個專業(yè)學院,1個獨立學院(科學技術學院),89個本科專業(yè)。擁有2個ESI全球前1%學科(化學、材料科學),4個江西省一流學科(馬克思主義理論、化學、心理學、中國語言文學),1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語言文學、化學、心理學、教育學、中國史、數(shù)學、地理學、管理科學與工程、體育學、物理學、生物學),1個博士專業(yè)學位授權點(教育博士),5個博士后流動(工作)站,3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8個碩士專業(yè)學位授權點及在職人員以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授予權。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馬克思主義理論進入A類學科,教育學、心理學、中國語言文學、數(shù)學、化學進入B類學科。 人才培養(yǎng) 學校本科招生專業(yè)76個,全日制本科生近3萬人,博士、碩士研究生6000余人,成人高等學歷教育學生1萬余人;獲批國家教學成果獎(高等教育)二等獎1項,國家教學成果獎(基礎教育)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國家級一流專業(yè)建設點26個,國家級專業(yè)綜合改革試點項目2個,國家級特色專業(yè)6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建設項目2個,國家人文素質(zhì)教育基地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11門,其中國家級線上一流課程2門,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2門,國家級線下一流課程2門,國家級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3門,國家級社會實踐一流課程2門;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學團隊1個,教育部萬種新教材11種;省級卓越人才培養(yǎng)計劃項目7個、人才培養(yǎng)模式創(chuàng)新實驗區(qū)4個,省級一流專業(yè)建設點23個、專業(yè)綜合改革試點項目8個、特色專業(yè)10個、品牌專業(yè)25個,省級一流本科課程100門,其中精品在線開放課程36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12門、線下一流課程16門、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33門、社會實踐一流課程3門,省級課程育人共享計劃37門,省級本科教學團隊19個;全國教育碩士專業(yè)學位研究生聯(lián)合培養(yǎng)示范基地1個,省級研究生教育創(chuàng)新基地4個,省級行業(yè)企業(yè)聯(lián)合培養(yǎng)基地8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8個。從1999年開始學校實施學分制改革,以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擔當、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以“學分制管理、模塊化課程、菜單式培養(yǎng)、開放型教學”為機制,著力培養(yǎng)符合*現(xiàn)代化建設需要的“厚專業(yè)基礎、寬學科口徑、高品德素質(zhì)、強實踐能力”的復合創(chuàng)新型高級專門人才,2005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yōu)秀”成績,2008年起在省內(nèi)開始按一本線招生。近年來,學校樹立以“學”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圍繞培養(yǎng)社會中堅骨干人才的目標定位,著力滿足學生對專業(yè)、對知識和能力結構、對教師及其教學方式方法、對自主發(fā)展多樣成長的四個理性選擇,2012年起啟動“正大學子”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計劃,2013年起開展本科師范生免費教育(1000人),實施本碩、碩博連讀培養(yǎng)模式,本科生初次就業(yè)率穩(wěn)居全省高校前茅,研究生一次性就業(yè)率穩(wěn)定在90%以上。2011年,學校就業(yè)工作成功躋身全國畢業(yè)生就業(yè)典型高校50強;2012年,學校獲批成為全國第一批本科院校教育信息化試點單位;在江西省普通高校本科專業(yè)綜合評價工作(2015-2018年)中,學校共有66個專業(yè)參評,其中28個專業(yè)排名第一,累計57個專業(yè)排在前三;在有5個及以上學校參評的專業(yè)中,學校有20個專業(yè)名列榜首,數(shù)量并居全省第一;45個專業(yè)排名前三,比例全省最高。2017年獲批教育部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基地,成為全國地方師范大學首個、江西省唯一獲批的高校;2017年入選全國首批深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國高校教師考核評價改革示范校;2018年榮獲全國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典型經(jīng)驗50強高校。2019年入選全國“體育美育浸潤行動計劃”高校,獲批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2017年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專家組盛贊學校為一所具有歷史底蘊、文化情懷、名校氣質(zhì)的“模范大學”。 科學研究 學,F(xiàn)有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單糖化學合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地方聯(lián)合工程實驗室(分子篩膜材料國家地方聯(lián)合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淡水魚加工技術研發(fā)專業(yè)中心,1個國家大學科技園,2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無機膜材料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網(wǎng)絡化支撐軟件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鄱陽湖濕地與流域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功能有機小分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體育總局重點實驗室(水上項目訓練監(jiān)控與干預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國別和區(qū)域研究中心“馬達加斯加研究中心”,1個外交部國別和區(qū)域研究中心“中日韓合作研究中心”,1個全國高校輔導員發(fā)展研究中心,1個國家級科技服務平臺(高校學生科技創(chuàng)業(yè)實習基地),6個省“2011 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3個省高校高水平創(chuàng)新平臺立項建設項目(1個實驗室和2個工程研究中心),10個省級重點實驗室,4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江西省產(chǎn)學研合作示范培育基地,4個省工程實驗室,4個省社聯(lián)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9個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2個省文化廳文化藝術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江西省廉政文化研究中心,1個省級軟科學研究基地。2010年以來,學校教師先后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全國高?蒲袃(yōu)秀成果獎科技進步二等獎、全國高校人文社科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全國教育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等重要獎項;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項目1項、重大招標項目4項、重點項目12項;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國際合作研究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863”計劃重點項目、重大專項課題、“973”計劃前期預研項目、國家國際合作重大專項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等項目100多項;累計獲得各類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29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41項,江西省重大科技專項、江西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重大招標課題、省教育廳科技落地計劃項目、省高校哲社研究重大招標項目(重點項目)30余項。2012年以來,學校年度科研項目立項總經(jīng)費均超過1億元,近6年來國家社科基金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立項數(shù)居全國師范院校前10位。2017年國家社科基金立項41項,其中重大招標項目、重大委托項目3項,年度項目的立項總數(shù)位列全國高校第7位,在全國師范類院校和全省高校中均列第1;2019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75項,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67項。學校共辦有期刊5本,其中《江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心理學探新》等3種刊物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為CSSCI來源期刊。 師資隊伍 學校校本部共有在編(含人事代理)教職工2698人,其中專任教師1836人,博士1022人。專任教師中,45歲以下教師比例為62.14%;擁有高級職稱教師比例為56.48%;具有碩士以上學位教師比例為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