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多少分能上寶雞職業(yè)技術學院?寶雞職業(yè)技術學院是什么樣的大學?本文將奉上寶雞職業(yè)技術學院2023年投檔分數線位次排名,供考生參考閱讀。
一、2023年寶雞職業(yè)技術學院各專業(yè)錄取分數線(在本。
2023年寶雞職業(yè)技術學院在陜西各專業(yè)最低錄取分數線詳細如下:
省份 | 批次 | 科類 | 招生類型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陜西 | 專科批 | 文科 | 普通類 | 400 | 50800 |
陜西 | ?婆 | 理科 | 普通類 | 326 | 137202 |
二、寶雞職業(yè)技術學院2023年錄取分數線(在各。
以下是寶雞職業(yè)技術學院在全國各省普通類常規(guī)批次錄取分數線信息,供考生參考
傳統(tǒng)高考地區(qū)
省份 | 批次 | 科類 | 招生類型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貴州 | ?婆 | 文科 | 普通類 | 453 | 56744 |
貴州 | ?婆 | 理科 | 普通類 | 348 | 156597 |
四川 | ?婆 | 文科 | 普通類 | 425 | 104766 |
四川 | 專科批 | 理科 | 普通類 | 376 | 241687 |
寧夏 | ?婆 | 文科 | 普通類 | 404 | 12101 |
寧夏 | ?婆 | 理科 | 普通類 | 318 | 30644 |
甘肅 | 高職(?疲┡鶵段 | 文科 | 普通類 | 403 | 31490 |
甘肅 | 高職(?疲┡鶵段 | 理科 | 普通類 | 325 | 90105 |
陜西 | ?婆 | 文科 | 普通類 | 400 | 50800 |
陜西 | 專科批 | 理科 | 普通類 | 326 | 137202 |
廣西 | ?婆 | 文科 | 普通類 | 390 | 79798 |
廣西 | ?婆 | 理科 | 普通類 | 328 | 167761 |
江西 | ?婆 | 理科 | 普通類 | 371 | 64909 |
江西 | ?婆 | 文科 | 普通類 | 370 | 45633 |
青海 | ?婆 | 文科 | 普通類 | 369 | 8258 |
青海 | ?婆 | 理科 | 普通類 | 294 | 22156 |
山西 | ?婆 | 文科 | 普通類 | 361 | -- |
山西 | 專科批 | 理科 | 普通類 | 329 | -- |
安徽 | ?婆 | 理科 | 普通類 | 356 | 239689 |
安徽 | ?婆 | 文科 | 普通類 | 308 | 122610 |
新疆 | ?婆 | 文科 | 普通類 | 341 | -- |
新疆 | ?婆 | 理科 | 普通類 | 274 | -- |
內蒙古 | ?婆 | 文科 | 普通類 | 291 | 28076 |
內蒙古 | ?婆 | 理科 | 普通類 | 255 | -- |
新高考地區(qū)3+1+2模式省份
省份 | 批次 | 科類 | 最低專業(yè)(組) | 招生類型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福建 | ?婆 | 物理類 | 8091(W999) | 普通類 | 410 | 115088 |
福建 | ?婆 | 歷史類 | 8091(L999) | 普通類 | 397 | 38821 |
河北 | 專科批 | 物理類 | 普通類 | 393 | 243478 | |
河北 | ?婆 | 歷史類 | 普通類 | 341 | 146153 | |
重慶 | ?婆 | 物理類 | 普通類 | 381 | 97648 | |
重慶 | ?婆 | 歷史類 | 普通類 | 312 | 61517 |
三、寶雞職業(yè)技術學院是什么檔次
寶雞職業(yè)技術學院 | 寶雞職業(yè)技術學院院;緦傩 | |
創(chuàng)建時間 | 2003年 | |
院校性質 | 公辦 | |
院校類型 | 綜合 | |
率屬于 | 省政府 | |
是否是211 | 否 | |
是否是985 | 否 | |
是否是雙一流 | 否 | |
本科/? | 專科 | |
省/市 | 陜西 寶雞市 | |
碩士點 | ||
博士點 | ||
院校地址 | http://www.bjvtc.com/ | |
招生電話 | 0917-3568018 | |
招生網址 | http://zs.bjvtc.com/ | |
數據來源于大風車網,查詢請登錄:www.cReDITsaiLING.coM |
四、寶雞職業(yè)技術學院的師資力量
教職工和醫(yī)務工作者1528人,其中專任教師917人,有正高職稱38人、副高職稱337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329人,雙師型教師608人;全日制在校生1.7萬人,開設三年制高職專業(yè)54個,涵蓋12個專業(yè)大類、33個專業(yè)類;現有國家級骨干專業(yè)1個、教育部“1+X證書制度”試點項目23個、省級一流培育專業(yè)5個、省級骨干專業(yè)5個、省級專業(yè)綜合改革項目3個、省級重點專業(yè)8個、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7門、省級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課程3門、省級優(yōu)秀教材6部、省級優(yōu)秀教學團隊2個,省級示范性實訓基地6個;現有全國優(yōu)秀教師1人、全國優(yōu)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1人、省級優(yōu)秀教師3人、省級教學名師6人、省級師德先進個人2人、省級師德標兵2人、省級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4人、市級有突出貢獻拔尖人才3人、市級愛國奮斗人才標兵1人、市“三五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1人、市級高端科技創(chuàng)新領軍人才1人、市級“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3人。近三年來,獲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教師榮獲國家級、省級各類教學競賽一、二、三等獎97項,學生在全省技能大賽獲一、二、三等獎141項,在全國技能大賽中獲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5項,在全省高職院校中處于領先水平。 學院秉承百年辦學優(yōu)良傳統(tǒng),始終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yè)為導向,走產教融合發(fā)展道路,大力弘揚“精誠致功,厚己達人”的大學精神,積極踐行“敦品尚能,學養(yǎng)日新”的校訓,努力培育“公誠勤毅”的校風、“崇德敬業(yè),嚴謹執(zhí)教”的教風、“勤奮博學,善思篤行”的學風,以“雙高”院校建設為目標,以專業(yè)建設、課程建設、團隊建設、實訓條件建設、質量保證體系建設為抓手,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養(yǎng)質量和整體辦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