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柳,一尊兼有男性與女性優(yōu)點的偶像,小編收集了塞上看柳閱讀答案,歡迎閱讀。
塞上看柳
雷抒雁
那是柳樹?是的,是柳樹?墒,怎么會有這樣奇特的柳樹?令人難以置信。
車子一出延安,繼續(xù)北上,向安塞、向靖邊、向榆林,飛奔而去。一上黃土高坡,你就看吧,千山萬壑,在你身邊擦身而過;或者俯身而視,百丈深淵,一脈細流叫你目眩。
時在“三九”,卻是暖冬。風很輕柔,太陽在頭頂,黃亮亮,暖洋洋的,時時讓人錯以為是仲春。不過,你不會一錯再錯,因為大地一片焦黃,那些曾被旱象肆虐過的瘦弱的茅草,現在如同燒過火一般,泛著灰白,兼有焦黑。只有天空湛藍湛藍,這高原上的天,真是讓人愛慕,羞得死都市里灰蒙蒙的天空。
就在這時,游目四野,你會看見一尊尊黑色的粗大的石柱一般的東西,佇立在那里。它突然使我想起圓明園被焚燒過的石柱,頑強地、倔強地站著,透著一股孤傲和英武。當我們的車子從側旁馳過,感覺中好像是在接受一種遠古的、神秘而又莊嚴的儀仗,這些威武的士兵,凜然地站立著。我想慢慢舉起手來向他們致以敬意。
我驚訝,這竟是柳樹?
我在江南,曾看遍柳樹。如果比西湖是明眸,垂柳便是柔長的睫毛。春鶯穿梭其間,以柔婉清亮的歌,唱江南的秀色。即便是在陜西,我也在關中,在咸陽古渡,在灞陵橋頭,看到過柳樹,那些曲弓的樹身,抽出長長的枝條,從柳下穿過,柳條會輕拂你的臉龐,以一種漫長的眷戀,使你不忍快步離去。正是柳枝的暗示,招致離人折柳以贈。多么哀傷的詩意!
在詩里、在畫里、在人們的心目里,柳是女性的,是多姿多情的。
這些站立在高天厚土之間的塞上柳卻像是漢子,充滿一身陽剛氣。
我仔細端詳那柳樹,原來不管粗細一概地被攔頸砍去了樹冠。一尊黑色的樹樁,如同一盞黑陶燒制的油燈盞,擺在那里。粗些的樹身,不知被砍過多少次樹冠,砍過的地方“憋”得益發(fā)粗大,像是油燈高考資源網的燈碗。是的,那些也許是在去年,或在前年被砍去過樹冠的地方,又都筆直地抽出些枝條來,以一種怒發(fā)沖冠的姿態(tài),刺向藍天,我猜想,若是春天,三陣風兩場雨,這些“燈盞”怕會被一一點燃,那一蓬蓬綠色的火焰,定會把黃土高原上的春天照得清清亮亮。
可是,砍掉樹冠,這是多么奇特的一種栽植方法,莫非那樹竟是梅花鹿,那些枝條,固然,會鹿角一般再生,可粗粗細細的柳枝,有什么用處呢?在從靖邊縣城到古老的統(tǒng)萬城遺址去的路上,我看到一些有環(huán)抱粗的柳樹,樹身低矮,樹頂粗大,樹冠被屢屢砍掉,像一些丑陋的粗骨節(jié)病患者,叫人產生一些憐念?磥,這種栽樹的辦法,已有很久很久的歷史了。
塞上柳,像一個謎。車子穿行在謎里,推動著我的思緒。我望著遠處,長長的土圪梁上疏疏落落地頂著去年新抽技條的柳樹,像一把把團扇,道具一般貼在潔凈的天幕上。而近處,砍去樹冠的柳樹,像從地層深處突兀伸出的手臂,拳頭里緊緊攥著一種誓言;留著樹冠的,是張開的巴掌,揮動著一絲眷念。如此張張合合,要我如何猜那神奇的秘密!
其實,謎底很簡單:黃土地上,樹木稀少,當然金貴,農人們要蓋房子、搭棚舍、扎籬笆,柳枝,便成了最最理想的材料。這是一位樸實的陜北農民告訴我的。他說:“陜北苦焦,柳樹耐活?橙チ藰渲,來年可以再發(fā)!彼樕仙钌畹陌櫦y和眼睛里閃爍的亮光給我留下難忘的印象。
塞上柳,成了一株株母高考資源網親的樹。一年年蓬蓬勃勃長起枝條,且讓那些枝條,那些自己無窮無盡的子女,長粗、長直、長得茂盛,讓困苦的農人來砍伐、收割,幫襯一些他們生活的艱難。在困苦的環(huán)境里,人們就是這樣讓菲薄的資源發(fā)揮著最大的效益。這使人想起粗糲的谷物??小米,想起憨厚質樸、苦耕苦作在黃土地上的陜北人民。頑強、堅韌、寬容。在這個世界上,有誰比他們貢獻得更充分、更徹底!
男性的威武、女性的柔腸。塞上柳,一尊兼有男性與女性優(yōu)點的偶像,讓我油然生出敬意。
1.文章第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在寫塞上柳的時候,也寫到了其他地方的柳樹,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結合原文,回答下面的問題。
(1)如何理解“這些‘燈盞’怕會被一一點燃,那一蓬蓬綠色的火焰,定會把黃土高原上的春天照得清清亮亮”這句話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說“塞上柳,像一個謎”,他到底有哪些疑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文末寫道:“塞上柳,一尊兼有男性與女性優(yōu)點的偶像,讓我油然生出敬意。”聯系全文,概括塞上柳的特點,并談談這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運用了設問、反問手法。(結構上)開門見山,引出描寫對象;設懸念,引起閱讀興趣。(內容上)強調了柳樹的與眾不同。(意對即可)
2.寫出其他地方的柳樹柔美的特點,襯托(或反襯)塞上柳的陽剛之美,表達作者對塞上柳的贊美之情。(意對即可)
3.(1)到了春天,塞上柳就會煥發(fā)蓬勃的生命力,給黃土高原帶來生機。
(2)①為什么塞上柳的外形這么奇特?
②為什么用這種栽植方法?(或為什么被砍去樹冠?)
4.塞上柳粗大、生命力強,具有奉獻精神,表達了作者的崇敬與贊美,呼應上文,卒章顯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