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无码一区视频_成年精品在线播放_久久99久久99精品免观看_国产一区二区自拍

所在位置:大風車考試網(wǎng) > 考試輔導 > 正文

參與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知識競答活動網(wǎng)址入口

大風車考試網(wǎng)

參與2016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知識競答活動網(wǎng)址入口【官方】:http://www.diphon.com:5000/

2017年參與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知識競答活動官方入口網(wǎng)址:http://www.zgfjlsw.org.cn/

活動采用網(wǎng)頁競答和微信競答兩種形式。廣大網(wǎng)友可登錄東南網(wǎng)(www.fjsen.com)、海西紅色在線(http://www.zgfjlsw.org.cn)、德豐網(wǎng)(http://www.diphon.com:5000)進入活動專題,根據(jù)頁面提示填寫相關資料后即可開始競答;或通過關注東南網(wǎng)微信公眾號“東南網(wǎng)播報”或關注中共福建省委黨史研究室微信公眾號“福建黨史”參與競答。

本次競答共設學校組織獎、教師指導獎和個人獎三項。學校組織獎設50個,頒發(fā)組織獎證書;教師指導獎設80個,頒發(fā)指導獎證書;個人獎設特、一、二、三等獎(此獎項僅針對網(wǎng)頁競答滿分者),其中特等獎1名,獎金5000元;一等獎10名,獎金3000元;二等獎20名,獎金800元;三等獎50名,獎金200元;每月從網(wǎng)頁競答和微信競答中分別抽出10名答題60分以上的競答者,獎勵100元手機話費。

2016念后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知識競賽試題及標準答案

1.1928年4月,朱德、陳毅率領南昌起義保存下來的部隊轉(zhuǎn)戰(zhàn)來到井岡山,和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勝利會師,成立了中國工農(nóng)革命軍第(C)軍。

A.一B.二C.四

2.(C)后,將黨的支部建在連上,是黨領導和建設新型人民軍隊的重要開端。

A.古田會議B.遵義會議C.三灣改編

3.1929年12月鄧小平、張云逸等領導百色起義,建立了中央工農(nóng)紅軍第七軍,鄧小平任(A)。

A.政治委員和前委書記B.軍長C.總指揮

4.井岡山革命時期,毛澤東總結各地建立紅色政權的經(jīng)驗教訓,提出了(C)的光輝思想。

A.武裝斗爭B.土地革命C.工農(nóng)武裝割據(jù)

5.毛澤東提出“沒有調(diào)查,沒有發(fā)言權”思想的著作是(C)。

A.《井岡山的斗爭》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反對本本主義》

6.中國共產(chǎn)黨在農(nóng)村革命根據(jù)地建立的第一個紅色政權是(A)。

A.茶陵縣工農(nóng)兵政府B.寧岡縣工農(nóng)兵政府C.永新縣工農(nóng)兵政府

7.1931年11月,在中央蘇區(qū)成立了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是(C)。

A.周恩來B.王稼祥C.毛澤東

8.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首府是(B)。

A.福建長汀B.江西瑞金C.江西于都

9.紅軍長征時期我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群眾組織是(B)。

A.中國*青年團B.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C.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

10.土地革命時期黨創(chuàng)立和領導的少年兒童的革命組織名稱是(B)。

A.勞動童子團B.共產(chǎn)兒童團C.少先隊兒童團

11.在井岡山革命時期,因何叔衡、徐特立、謝覺哉、林伯渠、董必武五位同志年齡稍大,被大家尊稱為“五老”。他們中有(B)人參加了長征。

A.3B.4C.5

12.從1930年10月到1933年9月,蔣介石先后(C)次調(diào)集176萬兵力圍剿中央根據(jù)地。

A.3B.4C.5

13.指揮紅軍粉碎國民黨對中央蘇區(qū)第四次“圍剿”的是(A)。

A.周恩來朱德B.毛澤東朱德C.毛澤東周恩來

14.在第五次反“圍剿”斗爭中,博古、李德推行王明“左”傾錯誤路線,提出的口號是(A)。

A.“御敵于國門外”,“不喪失守土”B.“穩(wěn)扎穩(wěn)打,步步為營”C.“逐次轉(zhuǎn)移,各個擊破”

15.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利的主要原因是(C)。

A.敵強我弱B.裝備落后C.錯誤的軍事指導方針

16.黨內(nèi)(A)在第五次反“圍剿”中的錯誤指揮,是造成中央紅軍被迫撤離中央蘇區(qū),進行長征的主要原因。

A.“左”傾冒險主義B.經(jīng)驗主義C.主觀主義

17.紅軍長征的原因(B)。

A.日本的入侵B.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C.北上抗日

18.1934年10月中旬,*機關和中央紅軍(亦稱紅一方面軍)被迫從(B)撤離,開始長征。

A.福建長汀B.江西瑞金C.福建上杭

19.中國工農(nóng)紅軍長征的三大主力是(A)。

A.中央紅軍,紅二,四方面軍B.紅一,二,三方面軍

C.紅二十五,二十七軍和紅十五軍團

20.紅軍長征后,敵人先后在江西、湖南、廣東、廣西之間設置了(B)道堅固的封鎖線阻攔紅軍。

A.3B.4C.5

21.當中央紅軍以血肉之軀突破敵人的最后一道封鎖線時,人員已經(jīng)由出發(fā)時的8.6萬銳減到(C)余人。

A.5萬B.4萬C.3萬

22.1935年1月,中央紅軍主力強渡(A)天險,占領了遵義。

A.烏江B.湘江C.大渡河

23.長征途中,中共歷史上具有生死攸關的轉(zhuǎn)折意義的大會是(C)。

A.兩河口會議B.俄界會議C.遵義會議

24.1935年1月,遵義會議解決了當時最為緊迫的(A)。

A.政治和軍事問題B.政治和思想問題C.軍事和組織問題

25.下列哪一項不是遵義會議的內(nèi)容(C)。

A.集中全力糾正了“左”傾錯誤B.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軍事主張C.選擇毛澤東為**

26.遵義會議標志中共從幼稚走向成熟,主要是因為(C)。

A.排除了共產(chǎn)國際對中國革命的消極影響

B.確立了毛澤東在全黨的領導地位

C.共產(chǎn)黨開始獨立自主解決中國革命的重大問題

27.遵義會議取消了(C)的最高軍事指揮權。

A.王明、博古B.李德、王明C.李德、博古

28.王明“左”傾冒險主義的特征是(B)

A.經(jīng)驗主義B.教條主義C.盲動主義

29.遵義會議結束了(A)在*的統(tǒng)治,在事實上確立了以毛澤東的*的正確領導和毛澤東在紅軍的領導地位。

A.王明“左”傾冒險主義B.張國燾分裂主義C.陳獨秀右傾投降主義

30.1935年1月至3月,毛澤東等指揮的(A),根據(jù)實際情況,靈活機動,迂回穿插于敵人重兵之間,成為我軍戰(zhàn)史上的光輝典范。

A.四渡赤水B.湘江之戰(zhàn)C.婁山關之戰(zhàn)

31.長征途中,紅軍(b)跳出了蔣介石幾十萬大軍的圍追堵截,變被動為主動。

A.強渡烏江B.巧渡金沙江C.四渡赤水

32.紅軍長征時經(jīng)過大涼山彝族地區(qū)時,根據(jù)黨的民族政策,與當?shù)夭柯涫最I小葉丹歃血為盟的將領是(C)。

A.朱德B.彭德懷C.劉伯承

33.中央紅軍長征途中,蔣介石企圖憑借天險大渡河,南攻北堵,圍殲紅軍,妄圖使中央紅軍成為(B)第二。

A.項羽B(yǎng).石達開C.李秀成

34.強渡大渡河時,紅軍一部分先有(A)名勇士作為先頭部隊強渡成功。

A.22B.19C.17

35.1935年5月下旬,中央紅軍主力飛奪(A),越過了被敵人視為不可逾越的天險大渡河。

A.瀘定橋B.趙州橋C.盧溝橋

36.長征路上中央紅軍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是(C)。

A.長板山B.夢筆山C.夾金山

37.1935年6月中旬,紅一方面軍克服了重重困難,翻過幾座大雪山,到達(A),與紅四方面軍勝利會師。

A.四川懋功B.四川安順場C.四川甘孜

38.紅軍兩大主力會師后,分左右兩路北上,右路軍從四川松藩的毛爾蓋出發(fā),經(jīng)(C)天艱難跋涉過了荒無人煙的大草地。

A.15B.6C.7

39.中央紅軍(紅軍陜甘支隊)突破了天險臘子口,在甘肅宕昌縣(A),得到了陜北有劉志丹領導的紅軍和根據(jù)地的消息。

A.哈達鋪鎮(zhèn)B.榜羅鎮(zhèn)C.吳起鎮(zhèn)

40.(C)的勝利,給*把全國革命大本營放在西北的任務,舉行了一個奠基禮。

A.包座戰(zhàn)役B.突破臘子口C.直羅鎮(zhèn)戰(zhàn)役

41.由于張國燾拒絕執(zhí)行*北上方針,命令一部分紅軍南下重過草地而導致重大傷亡,紅四方面軍由8萬余人減為(A)。

A.3萬余人B.4萬余人C.5萬余人

42.*作出《關于張國燾同志錯誤的決定》是在(C)。

A.兩河口會議上B.沙窩會議上C.俄界會議上

43.在*勸導和督促下,經(jīng)過(b)及紅四方面軍廣大指戰(zhàn)員的斗爭,張國燾被迫接受了*北上的戰(zhàn)略方針。

A.朱德、葉劍英B.朱德、劉伯承C.陳昌浩、徐向前

44.1936年7月,紅二、六軍團到達四川甘孜地區(qū),同(B)勝利會師。

A.紅一方面軍B.紅四方面軍C.紅二十五軍

45.1936年7月5日,根據(jù)中央命令,紅二軍團、紅六軍團、紅三十二軍組成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二方面軍,(C)任總指揮。

A.任弼時B.關向應C.賀龍

46.紅軍長征后,項英、(A)等領導的八省游擊戰(zhàn)爭,在長江南北與敵人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保存了革命火種。

A.陳毅B.楊靖宇C.劉志丹

47.長征到達西北根據(jù)地的第一支紅軍是(A)。

A.紅一方面軍B.紅四方面軍C.紅二十五軍

48.1935年10月19日,中央紅軍到達(C),勝利完成二萬五千里長征。

A.陜西延安B.四川甘孜C.陜北吳起鎮(zhèn)

49.二萬五千里是(A)所走的長征路程。

A.紅一方面軍B.紅四方面軍C.紅二方面軍

50.中央紅軍長征共經(jīng)過全國(B)個省區(qū)。

A.10B.11C.12

51.參加長征的共和國元帥有(B)人。

A.10B.9C.8

52.中國人民解放軍十大將中,唯一一名少數(shù)民族將領是(B)。

A、陳賡B、粟裕C、徐海東

53.詩詞(C)是毛澤東在中央紅軍勝利完成了長征后,行至陜北清澗縣袁家溝時寫的。

A.《七律?長征》B.《念奴嬌?昆侖》C.《沁園春?雪》

54.“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笔敲珴蓶|登上(B)時的詠懷之作。

A.長城B.六盤山C.婁山關

55.在紅軍長征中,(A)是*、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出版的唯一報紙。

A.《紅星報》B.《拂曉報》C.《先鋒報》

56.由于叛徒告密被捕的紅軍領導人(B)在獄中堅貞不屈,寫下了《可愛的中國》、《清貧》等閃耀著共產(chǎn)主義思想光輝的著作。

A.葉挺B.方志敏C.夏明翰

57.(B)在長征途中創(chuàng)作了24幅寫生,成為記錄長征唯一的形象史料和珍貴的藝術品。

A.廖承志B.黃鎮(zhèn)C.舒同

58.今年7月19日是《西行漫記》(《紅星照耀中國》)的作者埃德加?斯諾誕辰(A)周年。

A.101B.95C.90

59.長征途中,在婁山關戰(zhàn)斗中指揮部隊擔任主攻的南陽籍將領是(C)。

A.李雪山B.譚政C.彭雪楓

60.1932年10月,紅(C)方面軍被迫離開根據(jù)地向西轉(zhuǎn)移,途經(jīng)南陽的新野、鄧州、內(nèi)鄉(xiāng)、淅川等地。

A.二B.三C.四

61.1932年11月,紅(B)軍在戰(zhàn)略轉(zhuǎn)移中經(jīng)過桐柏、唐河、方城、社旗、南召等縣,進入伏牛山區(qū)。

A.二B.三C.四

62.1934年11月,紅二十五軍退出(A)開始長征。

A.豫皖蘇區(qū)B.湘鄂川黔蘇區(qū)C.川陜蘇區(qū)

63.1934年11月根據(jù)中央指示,紅二十五軍從(A)何家沖開始出發(fā)長征。

A.羅山縣B、新縣C、光山縣

64.紅二十五軍途經(jīng)南陽時,為紅軍當向?qū)У亩踉ミ呂瘯浭?B)。

A.郭述申B.張星江C.姜宗仁

65.中央紅軍長征犧牲了約多少人?(C)

A8萬B12萬C17萬

66.1936年10月,紅四、紅二方面軍先后在(A)和紅一方面軍會師,從而結束了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長征。

A.甘肅會寧縣和甘肅靜寧縣B.甘肅靜寧縣和陜北吳起鎮(zhèn)C.甘肅會寧縣和陜北吳起鎮(zhèn)

67.三軍會師后,紅四方面軍主力渡黃河西進,經(jīng)艱苦轉(zhuǎn)戰(zhàn),一路由(B)領導,在*關懷下經(jīng)營救進入新疆,后回到延安。

A.董振堂B.李先念C.陳云

68.為了擴大抗日根據(jù)地,1936年2月至5月,紅一方面軍以抗日先鋒軍的名義進行了(A)。

A.東征B.西征C.北征

69.抗日戰(zhàn)爭開始后,根據(jù)國共合作協(xié)議,中國工農(nóng)紅軍改編為(A)第八路軍。

A.國民革命軍B.抗日先遣隊C.抗日先鋒軍

70.“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出自毛澤東的(A)一文。

A.《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B.《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C.《關于糾正黨內(nèi)的錯誤思想》

71.中央紅軍長征經(jīng)過了多少省?(A)

A11B12C14

72.中央紅軍長征結束時間?(A)

A.1936年B.1935C1937

73.中央紅軍長征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C)

A棋盤山B岷山C六盤山

74.紅軍長征跳出敵人包圍圈的軍事行動是(B)

A四渡赤水B搶渡金沙江C遵義會議

75.“十大元帥”中誰沒參加過長征(A)

A陳毅B林彪C彭德懷

76.中央革命根據(jù)地(亦稱中央蘇區(qū))第(C)次反“圍剿”戰(zhàn)爭失敗,導致長征的開始?

A.三B.四C.五

77.長征起始點為(A)

A.瑞金B(yǎng).湘西C.遵義

78.長征大致時間為(B)

A.1933年至1935年B.1934年至1936年C.1935年至1937年

79.紅軍三大主力勝利會師時間為(A)

A.1936年10月B.1936年11月C.1936年12月

80.紅軍三大主力勝利會師地點為(C)

A.甘肅B.遵義C.陜北

81.第五次"圍剿"時間大致為(C)

A.1933年3月B.1933年6月C.1933年9月

82.紅軍長征開始后第一仗是(B)

A.瑞金戰(zhàn)役B.湘江戰(zhàn)役C.平型關戰(zhàn)役

83.湘江戰(zhàn)役紅軍人數(shù)削減了約(B)

A.2萬人B.5萬人C.7萬人

84.遵義會議的時間為(A)

A.1935年1月B.1935年7月C.1935年12月

85.遵義會議時紅軍人數(shù)約為(B)

A.1.7萬人B.3.7萬人C.5.7萬人

86.遵義會議后紅軍決定(B)

A.南下B.北上C.東進

87.紅軍共渡過(C)次赤水河

A.兩次B.三次C.四次

88.經(jīng)過婁山關時,被山勢的雄渾和紅軍將士的英勇所感動,(B)賦詞述懷:“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A.周恩來B.毛澤東C.王明

89.中央紅軍北渡金沙江后,在(A)地區(qū)進行了休整,并召開了會議

A.會理B.上海C.瑞金

90.蔣介石妄圖利用大渡河的險峻,使中央紅軍成為"第二個(B)"。

A.孫中山B.石達開C.洪秀全

91.至1935年6月2日,中央紅軍主力全部由(A)渡過了大渡河。

A.瀘定橋B.古北口C.安順場

92.長征路上第一座大雪山為(B)

A.小金山B.夾金山C.大金山

93.6月12日,中央紅軍先頭部隊終于翻過幾座大雪山,在北進途中與紅(C)方面軍先頭部隊勝利會師。

A.一B.二C.四

94.6月#from本文來自學優(yōu)網(wǎng)http://www.gkstk.comend#12日,紅軍兩大主力紅軍會師后,(A)卻以種種借口延誤紅四方面軍主力北上,并以改組*和紅軍總部相要挾。

A.張國燾B.王明C.博古

95.8月20日,*局在毛兒蓋召開會議,批評了(A)的錯誤主張,決定以主力迅速占領洮河流域地區(qū),并以此向東發(fā)展取得陜甘。

A.張國燾B.王明C.博古

96.毛兒蓋會議后,紅軍進入了(B)大草原

A.上甘嶺B.毛兒蓋C.漠北

97.1935年9月9日,(A)背著*電令陳昌浩率右路軍南下,并企圖以武力分裂和危害*。

A.張國燾B.汪精衛(wèi)C.李德

98.紅軍進入甘南的關鍵一戰(zhàn)是(C)

A.徐州會戰(zhàn)B.四渡赤水河C.突破臘子口

99.(B)在他的著名詩詞《七律?長征》中寫道:“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滂?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A.周恩來B.毛澤東C.朱德

100.(B),*在此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宣告紅軍主力長征勝利結束。

A.1933年10月22日B.1935年10月22日C.1937年10月22日

101.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C)勝利會師,從而結束了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長征。

A.吳起鎮(zhèn)B.直羅鎮(zhèn)C.會寧

102.(B),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勝利會師,從而結束了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長征。

A.1934年10月B.1936年10月C.1938年10月

103.毛澤東同志曾說過:"(A)一仗,給*把全國革命大本營放在西北的任務,舉行了一個奠基禮。"

A.直羅鎮(zhèn)B.太原C.徐州

104.由于中國共產(chǎn)黨內(nèi)的(A),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利,被迫進行長征。

A.“左”傾錯誤B.“右”傾錯誤C.整風運動

105.(B)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的正確領導,成為中國共產(chǎn)黨和中國革命歷史的轉(zhuǎn)折點。

A.瓦窯堡會議B.遵義會議C.婁山關會議

106,中國工農(nóng)紅軍長征的三大主力是(A)

A中央紅軍,紅二,四方面軍B.紅一,二,三方面軍

C.紅二十五,二十七軍和紅十五軍團D.紅二,六軍團,四方面軍

107,紅軍長征的原因(D)

A.日本的入侵B.北上抗日C.偽滿洲國的建立D.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

108,紅軍長征跳出敵人的包圍是在(B)

A.四渡赤水河B.渡過金沙江C.強渡大渡河D.翻過大雪山

109.《八一宣言》最早刊載于1935年10月1日中共在哪個城市出版的中文《救國報》第十期上?(D)

A.紐約B.倫敦C.莫斯科D.巴黎

110,紅軍長征結束的標志是(A)

A.紅軍三大主力會寧會師B.陜北會師C.紅軍攻克遵義D.懋功會師

111,長征途中,中共歷史上具有生死攸關的轉(zhuǎn)折意義的大會是(D)

A.兩河口會議B.巴西會議C.俄界會議D.遵義會議

112,紅軍長征取得勝利的最主要的原因是(D)

A.強渡大渡河B.四渡赤水C.渡過金沙江D.遵義會議的召開

113,1931年1月,遵義會議解決了當時最為緊迫的(C)

A.政治和軍事問題B.政治和思想問題C.軍事和組織問題D.軍事和作風問題

114,*作出《關于張國燾同志錯誤的決定》是在(D)

A.兩河口會議上B.沙窩會議上C.巴西會議上D.俄界會議上

115,"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中的"難"包括(D)

A.國民黨的圍追堵截B.窮山惡水的自然條件C.黨內(nèi)"左傾"錯誤的影響D.ABC都有

116,指揮紅軍粉碎國民黨對中央蘇區(qū)第四次"圍剿"的是(A)

A.周恩來朱德B.毛澤東朱德C.毛澤東周恩來D.朱德陳毅

117,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利的主要原因是(D)

A.敵強我弱B.裝備落后C.鄂豫皖等革命根據(jù)地反"圍剿"失敗D.錯誤的軍事指導方針

118,下列哪一項不是遵義會議的內(nèi)容(C)

A.集中全力糾正了"左"傾錯誤B.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軍事主張

C.選擇毛澤東為**D.取消博古,李德的軍事最高指揮權

119,遵義會議標志中共從幼稚走向成熟,主要是因為(D)

A.排除了共產(chǎn)國際對中國革命的消極影響

B.確立了毛澤東在全黨的領導地位

C.在危機關頭挽救了黨和紅軍以及中國革命

D.共產(chǎn)黨開始獨立自主解決中國革命的重大問題

120,長征途中,紅軍變被動為主動的首次軍事行動是(B)

A.強渡烏江B.巧渡金沙江C.四渡赤水D.強渡大渡河

121,在第五次反"圍剿"斗爭中,博古,李德推行王明"左"傾錯誤路線,提出的口號是(B)

A."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B."御敵于國門外","不喪失守土"

C."穩(wěn)扎穩(wěn)打,步步為營"D."逐次轉(zhuǎn)移,各個擊破"

122,遵義會議的最大貢獻是(D)

A.確定了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方針B.堅持了游擊戰(zhàn)爭順利掩護主力紅軍轉(zhuǎn)移

C.決定了紅軍繼續(xù)北上進軍陜甘寧D.事實上確立了以毛澤東的中央領導

123.1936年10月,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一方面軍同紅二、四方面軍在哪里會師?(B)

A.西康的甘孜一帶B.甘肅會寧C.甘肅平?jīng)鯠.甘肅天水

124.紅軍長征被稱為什么?(D)

A.戰(zhàn)略后退B.突圍轉(zhuǎn)移C.突圍后退D戰(zhàn)略轉(zhuǎn)移

125.在哪一天,紅軍總政治部發(fā)布政治指令,提出“準備突破敵人的封鎖線,進行長途行軍與戰(zhàn)斗”?(A)

A.1934.10.9B.1934.10.10C.1934.10.1D.1935.10.9

126.長征時*紅二、六軍團組成第二方面軍(將紅四方面軍之第三十二軍編入第二方面軍)的總指揮是誰?(A)

A.賀龍B,劉伯承C.任弼時D.肖克

127.1936年10月2日,紅一方面軍部隊攻占會寧城,控制西蘭大道一段,這為什么創(chuàng)造了條件?(C)

A.長征勝利B.戰(zhàn)略大轉(zhuǎn)移C.大會師D.建立革命根據(jù)地

128.1936年10月5日,毛澤東、周恩來給誰致書,再次申明中國共產(chǎn)黨“停止內(nèi)戰(zhàn),一致抗日”的主張?(D)

A.蔣介石B.楊虎城C.張國燾D.張學良

129.第一次反“圍剿”勝利后,紅二十五軍發(fā)展到三干七百人,開辟了哪個游擊根據(jù)地?(A)

A.鄂豫陜B晉察冀.C.陜甘寧D.冀魯豫

130.被捕后堅貞不屈,在獄中著有《可愛的中國》、《清貧》、《獄中紀實》、《死》、《我從事革命斗爭的略述》等的是誰?(B)

A.劉胡蘭B.方志敏C.葉挺

131,湘江戰(zhàn)役是中央紅軍突圍以來最壯烈、最關鍵的一仗,我軍與優(yōu)勢之敵苦戰(zhàn)()晝夜,終于撕開了敵重兵設防的()道封鎖線,粉碎了蔣介石圍殲紅軍于湘江以東的企圖。但紅軍也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渡過湘江后,中央紅軍和軍委兩縱隊,已由出發(fā)時的8.6萬人銳減到()萬人。(A)

A543B634C544D455

132,“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笔敲珴蓶|在哪個戰(zhàn)役時作的詞(A)

A四渡赤水戰(zhàn)役B二渡赤水戰(zhàn)役C三渡赤水戰(zhàn)役

133,1935年5月25日到6月2日,中央紅軍主力全部了,是岷江最大的支流。當年,太平天國將領就率數(shù)萬大軍進抵此河南岸,在安順場渡口陷清軍重圍,最后全軍覆沒。(A)

A大渡河石達開B大渡河李秀成C赤水河石達開D赤水河李秀成

134,長征路紅軍通過的第一座大雪山是(C)

A大銅山B大銀山C大金山D大鐵山

135.長征開始的時候紅軍總共多少人?(D)

A.5.4萬B.6.2萬C.7.6萬D.8.6萬

紀念后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知識競賽試題及答案

l、_____對長征給予高度評價:“長征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

A、毛澤東B、朱德

2、江澤民同志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____周年的講話中指出,長征是歷史上無與倫比的革命壯舉,是中國共產(chǎn)黨及其領導的工農(nóng)紅軍創(chuàng)造的人間奇跡,是中華民族一部驚天動地的英雄史詩,長征將永遠銘刻在中國革命的豐碑上。

A、50B、60

3、______在四川松潘修建的紅軍長征紀念碑上題詞“紅軍烈士永垂不朽”。

A、毛澤東B、鄧小平

4、長征的勝利表明,______具有戰(zhàn)勝任何困難的無比頑強的生命力,是一支不可戰(zhàn)勝的力量。

A、中國工農(nóng)武裝B、中國共產(chǎn)黨及其所領導的中國工農(nóng)紅軍

5、長征的勝利,最具有深遠意義的是,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______的領導地位,開始形成了以毛澤東同志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這是我們黨和革命事業(yè)轉(zhuǎn)危為安、不斷打開新局面的最重要的保證。

A、紅軍和*B、*

6、偉大的長征孕育了偉大的長征精神。長征中紅軍所表現(xiàn)出來的______,構成了偉大的長征精神,成為激勵共產(chǎn)黨人和人民軍隊繼續(xù)前進的強大動力。

A、革命必勝的信念和一往無前、不怕犧牲的英雄氣概

B、堅定的共產(chǎn)主義理想、革命必勝的信念、艱苦奮斗的精神和一往無前、不怕犧牲的英雄氣概

7、“九?一八”事變后,中國共產(chǎn)黨以民族大義為重,向全國發(fā)出了武裝反抗日本侵略者的號召,提出______的主張,廣泛動員和組織抗日救亡運動。

A、停止內(nèi)戰(zhàn),建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

B、建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

8、1933年9月,國民黨蔣介石置民族危亡于不顧,頑固堅持所謂“______”的反動政策,調(diào)集50萬大軍,對中央紅軍發(fā)動第五次“圍剿”。

A、鐵桶合圍B、攘外必先安內(nèi)

9、在第五次反“圍剿”斗爭中,博古、李德提出的口號是______。

A、“穩(wěn)扎穩(wěn)打,步步為營”

B、“御敵于國門外”、“不喪失守土”

10、由于黨內(nèi)的______錯誤領導,導致了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

A、“左”傾冒險主義

B、右傾機會主義

11、1934年4月10日,紅一軍團在______與國民黨的11個師進行了歷時18天的保衛(wèi)戰(zhàn)。

A、松毛嶺B、廣昌

12、廣昌失守之后,為了調(diào)動和牽制國民黨軍隊,以減輕對中央根據(jù)地的壓力,并準備實施戰(zhàn)略轉(zhuǎn)移,*和中革軍委決定派遣______兩支部隊北上和西進。

A、紅二軍團和紅六軍團

B、紅七軍團和紅六軍團

13、中央紅軍轉(zhuǎn)移前夕,中革*______于9月底致信廣東軍閥陳濟棠,表示愿就停止內(nèi)戰(zhàn)、恢復貿(mào)易、代購軍火和建立抗日反蔣統(tǒng)一戰(zhàn)線與之舉行秘密談判,后達成就地停戰(zhàn)、互通情報、解除封鎖、相互通商和必要時相互借道等五項協(xié)議。

A、周恩來B、朱德

14、1934年10月上中旬,______被迫撤離中央革命根據(jù)地,實行戰(zhàn)略轉(zhuǎn)移。紅二十五軍,紅四方面軍,紅二、六軍團即后來的紅二方面軍,也先后撤出鄂豫皖、川陜、湘鄂川黔等根據(jù)地,踏上了長征的征途。

A、*和紅一方面軍

B、紅一方面軍

15、1934年10月10日晚,*、中革軍委機關從______出發(fā),向集結地域開進。

A、于都B、瑞金

16、中央紅軍長征后,留下的紅二十四師和十多個獨立團等共1.6萬余人及部分黨政工作人員,在______等領導下,在中央根據(jù)地堅持斗爭。

A、葉挺、項英B項英、陳毅

17、中央紅軍長征開始后,敵人先后在江西、湖南、廣東、廣西之間,設置了______堅固的封鎖線,阻攔紅軍長征。

A、四道B、五道

18、1934年11月16日,鄂豫皖省委率領紅二十五軍以______的名義,從河南省羅山縣何家沖出發(fā),開始轉(zhuǎn)移。于1935年9月15日到達陜西省延川縣永平鎮(zhèn),成為紅軍長征中先期到達陜北的第一支隊伍。

A、中國工農(nóng)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

B、中國工農(nóng)紅軍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隊

19、湘江之戰(zhàn)是關系中央紅軍生死存亡的關鍵一戰(zhàn),擔任掩護任務的紅五軍團______和紅三軍團______被阻止在湘江東岸,最后彈盡糧絕,大部壯烈犧牲。渡過湘江后,中央紅軍和中央機關人員由長征出發(fā)時的8.6萬余人銳減至3萬人。

A、第三十四師,第十八團

B、第十八團,第三十四師

20、紅三十四師師長______,在湘江血戰(zhàn)后的一次戰(zhàn)斗中不幸腹部中彈落入敵手,他乘敵不備,用手從腹部傷口處絞斷腸子,壯烈犧牲,時年29歲,實現(xiàn)了他“為蘇維埃新中國流盡最后一滴血”的誓言。

A、陳樹湘B、黃道

2l、1934年12月18日,中央政治局在貴州______舉行會議。經(jīng)過激烈爭論,毛澤東提出的到敵軍力量比較薄弱的貴州去開辟新的根據(jù)地的建議得到與會多數(shù)同志的贊同。會后,紅軍經(jīng)貴州腹地向黔北挺進。

A、通道B、黎平

22、1934年12月31日晚至次

日凌晨,*在______召開政治局會議,作出《關于渡江后新的行動方針的決定》。這個決定提出首先在以遵義為中心的黔北地區(qū),然后向川南創(chuàng)建川黔邊新的根據(jù)地的戰(zhàn)略任務。這個決定,實際上剝奪了博古、李德的軍事指揮權。

A、猴場B、遵義

23、1935年1月底,紅十軍團遭到嚴重損失。尋淮洲犧牲,方志敏被俘。方志敏在獄中寫下______、《獄中紀實》等,抒發(fā)了高尚的愛國主義情懷和對共產(chǎn)主義的堅定信念,表現(xiàn)了堅貞不屈的革命氣節(jié)。

A、《可愛的中國》、《清貧》

B、《多余的話》、《清貧》

24、1935年1月,中央紅軍主力強渡______天險,占領了遵義。

A、烏江B、湘江

25、參加遵義會議的有政治局委員6人、候補委員4人,還有紅軍總部和各軍團負責人7人,以及中央秘書長______。

A、劉少奇B、鄧小平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