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江西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隴東學院在江西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江西考生上隴東學院的分數在456至510分,位次為103746至27977位次區(qū)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江西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56至510區(qū)間才能上隴東學院。
一、江西考多少分能上隴東學院
1、2022年江西考生上隴東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6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7317名;
2、2021年江西考生上隴東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5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03746名;
3、2020年江西考生上隴東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8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0369名;
4、2022年江西考生上隴東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50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9455名;
5、2021年江西考生上隴東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52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7977名;
6、2020年江西考生上隴東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51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8621名;
二、隴東學院在江西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隴東學院在江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江西 | 理科 | 本二 | 467 | 97317 | 省政府 |
2022 | 江西 | 文科 | 本二 | 503 | 29455 | 省政府 |
2、2021年隴東學院在江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江西 | 理科 | 本二 | 456 | 103746 | 省政府 |
2021 | 江西 | 文科 | 本二 | 529 | 27977 | 省政府 |
3、2020年隴東學院在江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江西 | 理科 | 本二 | 489 | 80369 | 省政府 |
2020 | 江西 | 文科 | 本二 | 510 | 28621 | 省政府 |
退檔有什么影響
不能。退檔后不能被后面的志愿學校錄取,只能參加本批次的征集志愿和下一個批次的錄取。不能錄取的原因:平行志愿下,檔案被前面的院校提取后,又被退檔,那么,就沒有機會再被平行志愿本批次的其他志愿院校提檔。因為平行志愿實行的是一輪投檔,只有一次投檔機會。一旦被退檔,只能加入征集志愿或下一個批次了。
填報志愿:在志愿填報之前,一定要提前了解好各個院校的往年錄取情況,尤其是目標院校往年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對于已經填報完志愿的同學來說,不要過分擔心,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另外,可以多留意高校的征集志愿,每年都有部分高校出現補錄機會。
征集志愿:某一批次錄取結束后,針對有些高校沒有招滿人的情況,省里公布補錄的分數線(降分幅度看缺額情況),并公布缺額的學校、專業(yè)、人數,供那些還未被錄取的、上了補錄線和要求的考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自愿選擇是否重新填報志愿,參加補錄取的做法。
211院校排名
211院校排名 | 學校名稱 | 辦學層次 | 全國排名 |
1 | 北京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1 |
2 | 清華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2 |
3 | 上海交通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3 |
4 | 浙江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4 |
5 | 武漢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5 |
6 | 南京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6 |
7 | 復旦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6 |
8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8 |
9 | 華中科技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9 |
10 | 中國人民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10 |
11 | 天津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0 |
12 | 北京師范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0 |
13 | 西安交通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2 |
14 | 吉林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3 |
15 | 山東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4 |
16 | 國防科技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14 |
17 | 中山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5 |
18 | 南開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6 |
19 |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7 |
20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8 |
21 | 四川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9 |
22 | 同濟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0 |
23 | 廈門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1 |
24 | 北京理工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2 |
25 | 東南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3 |
26 | 華南理工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4 |
27 | 大連理工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5 |
28 | 華東師范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5 |
29 | 中南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6 |
30 | 西北工業(yè)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6 |
31 | 中國農業(yè)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8 |
32 | 東北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9 |
33 | 湖南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0 |
34 | 電子科技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0 |
35 | 蘭州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2 |
36 | 北京科技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3 |
37 | 重慶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4 |
38 | 武漢理工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5 |
39 | 南京理工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5 |
40 | 西南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7 |
41 | 華中師范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37 |
42 | 中國海洋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8 |
43 | 暨南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39 |
44 | 河海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40 |
45 | 南京師范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40 |
46 | 北京交通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41 |
47 | 南京農業(yè)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42 |
48 | 華東理工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43 |
49 | 蘇州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44 |
50 | 華中農業(yè)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45 |
51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46 |
52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46 |
53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48 |
54 | 合肥工業(yè)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49 |
55 | 西南交通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0 |
56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1 |
57 | 西北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2 |
58 | 湖南師范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2 |
59 | 鄭州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3 |
60 | 東北師范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3 |
61 | 北京郵電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57 |
62 | 華南師范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7 |
63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8 |
64 | 上海財經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59 |
65 | 云南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60 |
66 | 上海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61 |
67 | 西南財經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62 |
68 | 東華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63 |
69 | 中國政法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63 |
70 | 海軍軍醫(yī)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64 |
71 | 北京化工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65 |
72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67 |
73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69 |
74 | 北京外國語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69 |
75 | 南昌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70 |
76 | 中國傳媒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70 |
77 | 太原理工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71 |
78 | 北京工業(yè)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72 |
79 | 空軍軍醫(yī)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72 |
80 | 江南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73 |
81 | 陜西師范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75 |
82 | 中國礦業(yè)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77 |
83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79 |
84 | 福州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1 |
85 | 北京林業(yè)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82 |
86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中國一流大學 | 83 |
87 | 安徽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4 |
88 | 中央民族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85 |
89 | 長安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0 |
90 | 遼寧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1 |
91 | 貴州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3 |
92 | 中央財經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96 |
93 | 北京體育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98 |
94 | 河北工業(yè)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9 |
95 |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99 |
96 | 東北農業(yè)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0 |
97 | 東北林業(yè)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3 |
98 | 四川農業(yè)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5 |
99 | 中國藥科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105 |
100 | 新疆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8 |
101 | 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13 |
102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14 |
103 | 天津醫(yī)科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15 |
104 | 上海外國語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116 |
105 | 大連海事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19 |
106 | 廣西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22 |
107 | 華北電力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23 |
108 | 內蒙古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29 |
109 | 海南大學 | 區(qū)域一流大學 | 143 |
110 | 石河子大學 | 區(qū)域一流大學 | 167 |
111 | 寧夏大學 | 區(qū)域一流大學 | 170 |
112 | 延邊大學 | 區(qū)域一流大學 | 170 |
113 | 中央音樂學院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175 |
114 | 西藏大學 | 區(qū)域一流大學 | 200 |
115 | 青海大學 | 區(qū)域一流大學 | 216 |
三、隴東學院最新介紹
隴東學院是一所全日制綜合性省屬普通本科院校,地處甘肅省慶陽市,前身是1978年經國務院批準成立的慶陽師范高等?茖W校,2001年慶陽地區(qū)農業(yè)科學研究所和慶陽地區(qū)農業(yè)學校整體并入,2003年經教育部批準成立隴東學院。2012年慶陽衛(wèi)校整體并入。2015年被甘肅省列為首批轉型發(fā)展試點院校,2017年被甘肅省學位委員會確定為碩士學位立項建設單位。學校實行省地共建、以省為主的辦學體制。 學,F占地面積1400余畝,校舍建筑面積55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9.7億元,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3億元,館藏圖書173.2萬冊,F有全日制在校生16684人,面向全國26個省市區(qū)招生,F有教職工1048人,其中教授、副教授422人,其他各類高級職稱人員19人;博士、碩士學位教師612人,其中博士和在讀博士198人,柔性引進博士40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4人,省優(yōu)秀專家、領軍人才、人才工程、“園丁獎”和“成才獎”獲得者54人,35人享受甘肅省高層次專業(yè)技術人才津貼,1名“甘肅省飛天學者特聘計劃講座教授”,2名“甘肅省飛天學者特聘計劃青年學者”,59人獲“隴原人才服務卡”;兼任兄弟院校博士生導師4人、碩士生導師40人。 學校設文學、歷史與地理、外國語、教育、政法、經濟管理、數學與統(tǒng)計、生命科學與技術、農林科技、音樂、美術、體育、電氣工程、化學化工、信息工程、土木工程、能源工程、機械工程、醫(yī)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20個二級學院和繼續(xù)教育學院,招生專業(yè)56個,涉及文、理、教、工、農、管、法、醫(yī)等11個學科門類。 學,F有生物科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yè),南梁精神概論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15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yè),9門省級一流本科課程;正寧中灣林場國家級理科實踐教育基地;土木工程、小學教育、農學、歷史學、經濟學、石油工程、物理學、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9個省級特色專業(yè);有機化學、動物生物學、中國近現代史、文藝學、建筑工程5個省級教學團隊;化學化工、土木工程、生物學、電氣工程、信息工程、農林科技、石油工程、機械工程、自動化工程9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7門省級精品課程,1門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省級教學名師6人。 學校建有中國史、生物學、土木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作物學5個省級重點學科,甘肅省隴東生物資源保護利用與生態(tài)修復重點實驗室,隴東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實驗室、黃土工程性質及工程應用實驗室2個省級高校重點實驗室,甘肅省旱地冬小麥種質創(chuàng)新與應用工程研究中心,隴東旱地作物種質改良及產業(yè)化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南梁精神研究中心、隴東歷史文化研究中心、農耕文化與隴東民俗文化產業(yè)開發(fā)研究中心3個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甘肅省體育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甘肅省技術轉移示范機構1個,甘肅省隴東地區(qū)植物標本展示特色科普基地,隴東道情皮影全省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基地,甘肅省社會科學普及示范基地南梁精神研究中心。與慶陽市共建隴東冬小麥工程研究中心、現代蘋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抗疏力技術應用研究中心、荒漠化防治研究中心4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與慶陽市人大常委會共建地方立法研究基地,與蘭州大學、合水縣人民政府共建子午嶺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學校加入了《1+2+1中美人才培養(yǎng)計劃》項目,先后派出學生到美國、白俄羅斯、烏克蘭、羅馬尼亞、波蘭等國家留學。學校與美國中央俄克拉荷馬大學、美國北亞利桑那大學,意大利圖西亞大學、俄羅斯圣彼得堡國立工業(yè)技術大學、白俄羅斯國立技術大學、韓國國立全北大學等23所院校簽署了合作協(xié)議,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高校戰(zhàn)略聯(lián)盟發(fā)起院校。與塞浦路斯歐洲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延安大學、天津職業(yè)技術師范大學聯(lián)合培養(yǎng)碩士研究生,招收來自老撾、蒙古、哈薩克斯坦等國家的留學生來校學習。與蘭州大學、西北師范大學、甘肅農業(yè)大學、西安石油大學、天津中醫(yī)藥大學、天津師范大學簽訂校校合作協(xié)議。每年選送優(yōu)秀學生到蘭州大學、西北政法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等院校學習。學校與微軟(中國)有限公司、中國軟件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工程(CSTP)等9家企業(yè)聯(lián)合成立了隴東學院微軟IT學院。掛牌成立慶陽數據信息產業(yè)研究院。與達內集團、杰普公司共建信息與計算科學(大數據分析與開發(fā)方向)等4個專業(yè),與深圳艾比森公司合作,組建“艾比森班”。學校與慶陽市七縣一區(qū)和中國石油慶陽石化公司、長慶油田分公司等單位簽訂校地校企合作協(xié)議,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蘇州、西安和新疆等地建立產學研合作及實習就業(yè)一體化基地。年度平均就業(yè)率和學生參加全國全省各類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成績居全省高校前列。 學校扎根高天厚土的隴東黃土大塬,浸潤“岐黃故里、周祖之鄉(xiāng)”厚重的歷史文化,傳承弘揚南梁精神,致力于培養(yǎng)具有“人文情懷、科學素養(yǎng)、工匠精神”的應用型人才,為社會培養(yǎng)各類人才近9萬余人。先后獲“全國服務三農金橋獎”“全國綠化模范單位”“全國高校優(yōu)秀校園文化活動成果獎”,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級文明校園”稱號,“隴東大講堂”榮獲“全省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創(chuàng)新獎”,大學生暑期“三下鄉(xiāng)”活動多次受到教育部、團中央表彰獎勵。 “十四五”期間,學校堅持以*新時代**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堅持黨對學校工作的全面領導,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定“舉紅色旗幟,走特色之路”的發(fā)展戰(zhàn)略,堅持“優(yōu)化結構,轉變方式,內涵提升,特色發(fā)展”的發(fā)展策略,貫徹新發(fā)展理念,聚焦高質量發(fā)展,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提升科研能力和社會服務水平,擴大開放合作辦學,全面深化校內綜合改革,逐步推進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不斷提升服務保障水平,努力建設與區(qū)域經濟社會發(fā)展良性互動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 (2021年7月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