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最新江蘇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shù)據(jù),宿遷學院在江蘇招生錄取數(shù)據(jù)顯示,江蘇考生上宿遷學院的分數(shù)在325至325分,位次為134423至29307位次區(qū)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江蘇高考考生需要考在325至325區(qū)間才能上宿遷學院。
一、江蘇考多少分能上宿遷學院
1、2022年江蘇考生上宿遷學院: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50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5398名;
2、2022年江蘇考生上宿遷學院:歷史(歷史+思想政治)最低分需要51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9307名;
3、2021年江蘇考生上宿遷學院: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50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7391名;
4、2022年江蘇考生上宿遷學院: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48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2922名;
5、2022年江蘇考生上宿遷學院:物理(物理+思想政治)最低分需要51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3045名;
6、2021年江蘇考生上宿遷學院: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46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17776名;
7、2021年江蘇考生上宿遷學院:物理(物理+思想政治)最低分需要50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4457名;
8、2020年江蘇考生上宿遷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3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03508名;
二、宿遷學院在江蘇的2020-2022錄取分數(shù)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宿遷學院在江蘇的錄取分數(shù)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江蘇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503 | 35398 | 省政府 |
2022 | 江蘇 | 歷史 | 歷史+思想政治 | 本科 | 513 | 29307 | 省政府 |
2022 | 江蘇 | 物理 | 物理+化學和生物 | 本科 | 471 | 134423 | 省政府 |
2022 | 江蘇 | 物理 | 物理+化學 | 本科 | 477 | 129207 | 省政府 |
2022 | 江蘇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484 | 122922 | 省政府 |
2022 | 江蘇 | 物理 | 物理+思想政治 | 本科 | 514 | 93045 | 省政府 |
2、2021年宿遷學院在江蘇的錄取分數(shù)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江蘇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506 | 37391 | 省政府 |
2021 | 江蘇 | 歷史 | 歷史+思想政治 | 本科 | 519 | 29909 | 省政府 |
2021 | 江蘇 | 物理 | 物理+化學 | 本科 | 462 | 122919 | 省政府 |
2021 | 江蘇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468 | 117776 | 省政府 |
2021 | 江蘇 | 物理 | 物理+思想政治 | 本科 | 502 | 84457 | 省政府 |
3、2020年宿遷學院在江蘇的錄取分數(shù)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江蘇 | 理科 | - | 本二 | 338 | 103508 | 省政府 |
2020 | 江蘇 | 文科 | - | 本二 | 325 | 30788 | 省政府 |
二批征集志愿與?浦驹赣袥_突嗎
二本征集志愿是在專科志愿錄取前投檔錄取,兩者沒有任何沖突。不必須報?啤
考生在填報二本征集志愿前,必須首先填報好?浦驹福顖蠖菊骷驹负,二本征集志愿會馬上投檔錄取,如果被征集志愿錄取了,專科志愿就作廢了,還有一種是專科志愿會接著投檔錄取。
對于第一批至第四批第一志愿錄不滿額的院校,在每批次第一志愿錄退完成后,由省教育考試院向社會公布院校招生缺額計劃,考生再根據(jù)缺額計劃在當?shù)卣猩k填報“征求志愿”。
高考可以報多少個學校和專業(yè)
有的省份要求可以填報1~6個志愿,有的省份要求可以填報1~10個志愿。其中部分地區(qū)規(guī)定一個志愿可以填報1個學校與6個專業(yè)或1個學校4個專業(yè)等,隨著新高考的實施有的省份志愿按照院校專業(yè)類進行填報。
1、北京(新高考)
(多可報30所大學,180個專業(yè)。)
一個志愿:1所院校6個專業(yè)、“是否服從專業(yè)組內調劑”選項
志愿數(shù)量:30個
2、天津(新高考)
(多可報50或25所大學,300或150個專業(yè)。)
一個志愿:1所院校6個專業(yè)、“是否服從專業(yè)組內調劑”選項
志愿數(shù)量:普通本科批次A階段50個,普通本科批次B階段25個。
3、海南(新高考)
(多可報24所大學,144個專業(yè)。)
一個志愿:1所院校6個專業(yè)、“是否服從專業(yè)組內調劑”選項
志愿數(shù)量:24個
4、上海(新高考)
(多可報24所大學,96個專業(yè)。)
一個志愿:1所院校4個專業(yè)、“是否服從專業(yè)組內調劑”選項
志愿數(shù)量:24個
5、山東(新高考)
(多可報96所大學,96個專業(yè)。)
一個志愿:1個“專業(yè)(專業(yè)類)+學校”
志愿數(shù)量:96個
6、浙江(新高考)
(多可報80所大學,80個專業(yè)。)
一個志愿:1個“專業(yè)(專業(yè)類)+學!
志愿數(shù)量:80個
7、山西
(多可報8所大學,48個專業(yè)。)
一個志愿:1所院校、6個專業(yè)、“是否同意專業(yè)調劑”選項
志愿數(shù)量:8個
8、遼寧
(多可報16所大學,96個專業(yè)。)
一個志愿:1所院校、6個專業(yè)、“是否同意專業(yè)調劑”選項
志愿數(shù)量:16個
9、江蘇
(多可報8所大學,48個專業(yè)。)
一個志愿:1所院校、6個專業(yè)、“是否同意專業(yè)調劑”選項
志愿數(shù)量:8個
10、河南
(多可報6或9所大學,30或45個專業(yè)。)
一個志愿:1所院校、5個專業(yè)、“是否同意專業(yè)調劑”選項
志愿數(shù)量:本科一批6個,本科二批9個
11、湖北
(多可報9所大學。)
一個志愿:1所院校、若干專業(yè)、“是否同意專業(yè)調劑”選項
志愿數(shù)量:9個
12、湖南
(多可報10所大學。)
一個志愿:1所院校、若干專業(yè)、“是否同意專業(yè)調劑”選項
志愿數(shù)量:10個
13、廣西
(多可報6所大學,36個專業(yè)。)
一個志愿:1所院校、6個專業(yè)、“是否同意專業(yè)調劑”選項
志愿數(shù)量:6個
14、重慶
(多可報6所大學。)
一個志愿:1所院校、若干專業(yè)、“是否同意專業(yè)調劑”選項
志愿數(shù)量:6個
15、四川
(多可報9所大學,54個專業(yè)。)
一個志愿:1所院校、6個專業(yè)、“是否同意專業(yè)調劑”選項
志愿數(shù)量:9個
16、西藏
(多可報10所大學,40個專業(yè)。)
一個志愿:1所院校、4個專業(yè)、“是否同意專業(yè)調劑”選項
志愿數(shù)量:10個
17、陜西
(多可報6或12所大學,36或72個專業(yè)。)
一個志愿:1所院校、6個專業(yè)、“是否同意專業(yè)調劑”選項
志愿數(shù)量:本科一批6個,本科二批12個
18、甘肅
(多可報9所大學,54個專業(yè)。)
一個志愿:1所院校、6個專業(yè)、“是否同意專業(yè)調劑”選項
志愿數(shù)量:9個
19、青海
(多可報12或6所大學,72或36個專業(yè)。)
一個志愿:1所院校、6個專業(yè)、“是否同意專業(yè)調劑”選項
志愿數(shù)量:本科一段12個,本科二段6個
20、寧夏
(多可報4或8所大學,24或48個專業(yè)。)
一個志愿:1所院校、6個專業(yè)、“是否同意專業(yè)調劑”選項
志愿數(shù)量:批本科4個,第二批本科8個
21、新疆
(多可報9或18所大學,54或108個專業(yè)。)
三、宿遷學院最新介紹
宿遷學院是江蘇省高等教育體制創(chuàng)新的產物,2002年6月,采取“省市共建、八校聯(lián)建、合作辦學、公有民辦”的體制和模式,與蘇州大學等八所省屬高校合作舉辦本科教育。,學校經教育部批準為獨立設置的民辦普通本科院校;2018年,學校通過省學位辦評審成為學士學位授權單位;2020年,經教育部批準,宿遷學院成功轉制為省屬公辦本科高校。 目前,校園占地面積88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11億多元。學校設有八個二級學院和一個體育部,43個本科專業(yè),涵蓋工學、文學、理學、藝術學、教育學、管理學、經濟學、法學、農學等九大學科門類。學校面向全國五個省及自治區(qū)招生,全日制在校生14800多人,學,F(xiàn)有專任教師700多人,260余人次入選省、市、校各級各類人才工程項目。 辦學以來,學校堅持應用型辦學定位,堅持高質量發(fā)展,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著力培養(yǎng)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深入推進產教融合,主動服務區(qū)域經濟社會發(fā)展,學校整體辦學水平和社會影響力持續(xù)提升。學校逐步形成了“1234""人才培養(yǎng)新模式,即圍繞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1”個目標,構筑學校、企業(yè)“2”方協(xié)同育人體系,搭建素質提升課程+專業(yè)教育課程+實踐教學與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課程“3”大課程平臺,促進通識教育與專業(yè)教育、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專業(yè)標準與行業(yè)標準、全面發(fā)展與個性發(fā)展“4”個融合。 辦學以來,學校向社會輸送了十五屆本科畢業(yè)生,共計46000多人,學生的畢業(yè)率、學位授予率、就業(yè)率、大學英語四、六級通過率等各項可比性指標位于省內外同層次高校前列。辦學以來,有近4000余人考取碩士研究生,1500多人考取公務員、省三項計劃和村官,2100多人次在省級以上學科競賽中獲獎。 學校堅持把“服務宿遷”作為發(fā)展第一戰(zhàn)略,扎根宿遷辦大學,著力構建校地命運共同體。學校先后與宿遷市政府、沭陽縣政府、宿遷高新區(qū)簽約共建“宿遷學院產業(yè)技術研究院”“沭陽.宿遷學院科技園”“技術創(chuàng)新中心”;牽頭成立了“宿遷中小企業(yè)發(fā)展研究所”等44個應用研究研究機構;與京東公司、阿爾法藥業(yè)合作舉辦“京東商學院”“宿遷學院-阿爾法學院”,與洋河股份共建宿遷學院洋河學院,主動承接大運河文化帶宿遷段研究工作,成立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宿遷分院。此外,還與地方100多家企業(yè)建立了緊密的業(yè)務聯(lián)系,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的能力不斷增強。 新時代,新使命,新征程。今后,學校將以轉制省屬公辦高校為契機,以建設高水平有特色應用技術大學為總體目標,全面深入學習貫徹*新時代**思想,認真落實全國和全省教育大會精神,認真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使命,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立足服務地方,秉持“以學校為家的辦學情懷、以學生為本的辦學理念、以人才為王的辦學方略”,主動與宿遷改革發(fā)展精準對接、同頻共振、同向同行,堅持內涵發(fā)展、打造特色品牌,在千帆競發(fā)、百舸爭流中奮勇爭先,在轉制發(fā)展、二次創(chuàng)業(yè)中爭創(chuàng)一流,持續(xù)提升辦學核心競爭力和學校整體影響力,奮力譜寫建設高水平有特色應用技術大學的新篇章,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高等教育。(數(shù)據(jù)截至2021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