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廣東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平頂山學院在廣東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廣東考生上平頂山學院的分數在470至470分,位次為149326至136380位次區(qū)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廣東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70至470區(qū)間才能上平頂山學院。
一、廣東考多少分能上平頂山學院
1、2022年廣東考生上平頂山學院: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50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36380名;
2、2021年廣東考生上平頂山學院: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48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49326名;
3、2020年廣東考生上平頂山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7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43273名;
二、平頂山學院在廣東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平頂山學院在廣東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504 | 136380 | 省政府 |
2、2021年平頂山學院在廣東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489 | 149326 | 省政府 |
3、2020年平頂山學院在廣東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廣東 | 理科 | - | 本科 | 470 | 143273 | 省政府 |
平行志愿如何填報
一、清楚認識自己是處于那個批次的。在不同批次之間是自上往下的原則。比如二本的學生不可以報考一本院校。所以要明確清楚自己是屬于那個階段的。
二、對本批次及以下的院校進行篩選。首先將錄取分數大于自己分數的院校去掉。因為大于自己分數的院校很少有機會是降下來的,一般都是保持不變,有可能還會升上去。
三、平行志愿經過分數線篩選以后,接下來還要進行排名篩選。對于排名高于自己的分數排名的去掉。剩下的學校就是自己可以報考的院校了。
四、接下來是明確自己想要報考的專業(yè),只要感興趣,不管是那個專業(yè),行行出狀元。所以要找到自己喜歡的專業(yè),然后在找出相關專業(yè)的學校。
五、找到自己心儀的專業(yè)和學校以后開始填報,填報平行志愿的時候,可以將分數比較高,而且相對較好的學校放在前面。也可以把想沖一下的學校放在前面。
高考后做近視手術能不能報軍校
做了近視手術后是可以報考軍校的,但注意必須是在手術后半年且沒有并發(fā)癥的情況下才可以報考,如果是高考后去做完近視手術,接著報考軍校的話是不可以的。
通過激光類手術進行視力矯正,只要矯正達標任何一眼裸眼視力達到4.9,術后半年以上無并發(fā)癥,眼底正常,則為軍校檢查合格。
每年高考是6月7號左右,填報志愿一般在6月下旬,高考志愿提交后,軍校招生放在提前批,所以軍校的體檢工作也會在6月底或者7月初也將展開。
三、平頂山學院最新介紹
"平頂山學院是一所經教育部批準、由河南省人民政府主辦的綜合性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學校坐落在平頂山市新華區(qū)白龜湖畔、國鼎山上,依山傍水,自然環(huán)境優(yōu)美,人文底蘊深厚。 平頂山學院前身是創(chuàng)建于1959年10月的平頂山師范學校。1977年8月經批準在平頂山市師范學校附設大專班,于1984年改為平頂山師范?茖W校,2004年5月經教育部批準升格為本科院校。2012年11月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學校積極貫徹落實國家、河南省關于高等教育分類發(fā)展的部署要求,堅定應用型辦學定位,深入推進轉型發(fā)展,是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河南省轉型發(fā)展試點高校、河南省示范性應用技術類型本科院校。建校以來,平頂山學院秉承“厚德、博學、求是、創(chuàng)新”的校訓,在一代代學院人的不懈努力中,逐漸形成了“嚴謹求實,和諧自強”的優(yōu)良校風和“艱苦奮斗,自強不息,團結奉獻”的精神,在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服務社會、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國際交流合作過程中實現著自身的價值。目前學校正在加快推進省示范校二期(2021-2025年)建設。 學,F有湖濱和崇文兩個校區(qū),占地面積154.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65萬余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2.6億元,館藏圖書302.5萬冊。現有全日制在校生20706人,各類成人教育學近13000人;教職工160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1100余人,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碩士學歷(學位)教師900余人,高級職稱教師400余人。有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1人,河南省優(yōu)秀教師、模范教師16人,河南省教學名師3人,4人入選河南省高校科技創(chuàng)新人才支持計劃,聘請包括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等領軍人才在內的一批特聘教授和兼職教授。學校建有體育訓練館、音樂廳、演播廳等,文化體育設施齊全。 學校堅持立足地方服務行業(yè),逐步形成了以工科等應用學科為主、多學科協(xié)調發(fā)展的學科專業(yè)布局。學校設有18個教學單位,有54個本科專業(yè),涵蓋工、管、理、文、醫(yī)、教、經、法、藝等九個學科門類。重點建設電氣信息類、化工環(huán)境類、經濟管理類、文化創(chuàng)意類、教師教育類、醫(yī)療衛(wèi)生類六大學科專業(yè)群。獲批1個國家級一流專業(yè)建設點、14個省級一流專業(yè)建設點、1門國家級一流課程、31門省級一流課程等省級以上本科教學質量工程項目100余個。 學校擁有一批實力較強的科研機構及技術開發(fā)基地。高電壓與絕緣技術、化學工程、生態(tài)學、廣播電視藝術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等5個省級重點學科;河南省中原古陶瓷研究重點實驗室、河南省生態(tài)經濟型木本植物種質創(chuàng)新與利用重點實驗室等2個河南省重點實驗室,1個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個河南省國際聯合實驗室,1個中原學者工作站,11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級工程實驗室和省級工程研究中心,1個河南省高校新型品牌智庫、1個博士后創(chuàng)新實踐基地、1個省級創(chuàng)新型科技團隊;學校是中國北方陶瓷產品設計師培訓基地、河南省文化改革發(fā)展人才培養(yǎng)基地、河南省文化產業(yè)發(fā)展研究基地、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河南省全媒體科普傳播中心創(chuàng)作基地。 學校圍繞行業(yè)、企業(yè)需求,開展協(xié)同創(chuàng)新,取得了顯著成效。學校與平高集團等聯合開展高壓智能電器研發(fā),涌現了一大批自主知識產權成果,在中石油陜西長慶油田、平高集團、美國伊頓電氣、皖電東送等國內外企業(yè)及重大工程中得到了成功應用。研發(fā)的IST-701無線放電定位系統(tǒng),功能替代了進口產品。采用無損檢測技術開發(fā)的變電站接地網多通道檢測系統(tǒng),使變電站接地網腐蝕檢測的效率提升10倍以上,實現了非開挖而進行接地網腐蝕支路的精準定位,使變電站接地網腐蝕檢測技術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與中國林科院、河南省林業(yè)廳三方共建低山丘陵區(qū)生態(tài)修復重點實驗室,建立了低山丘陵區(qū)生態(tài)修復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研發(fā)基地,建有國家林業(yè)局林業(yè)行業(yè)公益性項目試驗基地,加入了中國科學院生物多樣性委員會資助的中國森林生物多樣性監(jiān)測網絡,完成了一系列國家、省、市級重大項目,為河南省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資源合理利用與可持續(xù)發(fā)展做出了貢獻。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匯聚國內外專家學者,圍繞區(qū)域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進行深入研究,出版系列著作,拍攝高水平影視作品,與地方主流媒體合作開辦電視欄目等,對區(qū)域文化的挖掘、傳承與創(chuàng)新發(fā)揮了重要作用。陶瓷研究所承擔的唐代花釉瓷復仿制作技術項目,恢復了失傳千年的唐代花釉瓷制作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在此基礎上,魯山縣建立了魯山花瓷產業(yè)園。出版“十三五”國家重點圖書《20世紀中國陶瓷雕塑大全》,全集共12卷,收錄了20世紀大陸及臺灣地區(qū)各瓷區(qū)代表性窯口的4000余件作品,對20世紀中國陶瓷雕塑的發(fā)展進行了較為系統(tǒng)、全面的研究和分析,填補了中國陶瓷雕塑研究領域的一項空白。學校舞龍舞獅和柔力球兩個特色項目多次在國家級比賽中榮獲金獎,龍獅隊先后受邀赴韓國、意大利進行文化交流,受到國內外主流媒體關注和報道。學校雅樂團在第五屆北京傳統(tǒng)音樂節(jié)上再現了古應國宮廷禮樂文化,受到海內外同行矚目。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先后與英國、美國、西班牙等30余個國家的高等院校建立了合作關系,與西班牙馬拉加大學合作舉辦物聯網工程本科專業(yè),與韓國慶云大學合作舉辦機械電子工程本科專業(yè),獲批河南省第一家以西班牙語為特色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平頂山學院西班牙語中心”。與平頂山市政府、平煤神馬集團、平高集團、大河網、中國建筑衛(wèi)生陶瓷協(xié)會等政府、企業(yè)、行業(yè)協(xié)會開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成立了8個產業(yè)學院,建成了全國首家鯤鵬產業(yè)學院,尼龍新材料學院獲批河南省首批省級重點建設現代產業(yè)學院。與河南省信訪局、平頂山市委宣傳部等單位合作共建了河南人民信訪與社會問題研究院、平頂山市文化產業(yè)研究院等新型智庫,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模式,增強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的能力。 學校重視學生綜合素質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課外科技學術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蓬勃開展。近三年,學生在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大學生化工設計競賽、中國機器人大賽、全國信息技術水平大賽等各類大學生技能競賽中獲得省級以上獎勵3000多項。學校先后多次被評為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全國“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優(yōu)秀單位、“河南省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先后榮獲“河南省文明校園”、“河南應用技術類型十佳示范高!薄ⅰ昂幽鲜 恕C合改革試點高!。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學校將在校黨委的堅強領導下,以黨的建設高質量推動事業(yè)發(fā)展高質量,努力踐行“崇德尚能、學以致用”的辦學理念,堅持“質量立校、人才興校、科研強校、特色名校、開放活!钡陌l(fā)展戰(zhàn)略,為早日建成“特色鮮明、優(yōu)勢突出,服務區(qū)域經濟社會發(fā)展能力強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