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廣東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河北工程大學在廣東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廣東考生上河北工程大學的分數在509至509分,位次為99105至95055位次區(qū)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廣東高考考生需要考在509至509區(qū)間才能上河北工程大學。
一、廣東考多少分能上河北工程大學
1、2022年廣東考生上河北工程大學: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52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9105名;
2、2021年廣東考生上河北工程大學: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52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5055名;
3、2020年廣東考生上河北工程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50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7154名;
二、河北工程大學在廣東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河北工程大學在廣東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529 | 99105 | 省政府 |
2、2021年河北工程大學在廣東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529 | 95055 | 省政府 |
3、2020年河北工程大學在廣東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廣東 | 理科 | - | 本科 | 509 | 97154 | 省政府 |
考上軍校難度很大嗎
報考軍校的考生,一般在高考結束后要在所在武裝部登記報名,提供相關材料。然后等高考成績揭曉,按照分數在提前批填報志愿,可供選擇的軍校不少,學校之間的分差也比較大,可以參照以往錄取數據填報。
軍檢一般在省軍區(qū)進行,會很嚴格,每年因成績達標而軍檢不過的考生不在少數。為了確保被錄取,建議提前做好功課。
實際上,軍校并沒有想象的那么熱門。一方面是客觀條件限制多,能達到的有限;另一方面則是軍校畢業(yè)必須要在軍隊工作,也限制了一些學生的發(fā)展。
高中生考軍校比一般地方大學要難很,除超一本線三四十分的高分還要政審體檢都要過關,女生招的少分更高一般要超一本線六十分以上有的甚至要超一百多分,如二三四軍區(qū)大。還有如國防科大,人稱軍中清華能考上的更不容易,好多考上的學子分數都能迖清北線了。
俗話說,能考上北大清華不見得你能上了軍校,因為軍校不僅要足夠高的分數,更主要的還要政審軍檢通過有一項不合格,就算分再高你也進不了軍校。
高考志愿填報寫錯了怎么辦
考生因誤操作造成“最終確認保存”,申請取消確認,須持準考證、身份證等身份證件到縣(市、區(qū))招考辦辦理“取消確認”。各縣(市、區(qū))招考辦須做好相應記錄,留存?zhèn)洳!叭∠_認”只能在志愿填報結束一天前進行。
考生忘記了密碼,須持準考證、身份證等身份證件到縣(市、區(qū))招考辦辦理重置密碼。辦理結束后,請考生當場確認重置密碼是否成功并設置新密碼。各縣(市、區(qū))招考辦須做好相應記錄,留存?zhèn)洳椤?/p>
三、河北工程大學最新介紹
河北工程大學是河北省重點骨干大學,河北省人民政府與水利部共建高校,河北省國家一流大學建設二層次高校,河北省文明單位,坐落在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成語典故之都”邯鄲市。 辦學條件優(yōu)良,校園環(huán)境優(yōu)美。學校新校區(qū)總占地面積4098畝,建筑面積76.65萬平方米,F有教職工2379人,有雙聘院士2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國家“*”科技領軍人才2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青年*”1人、河北省高端人才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6人、省級教學名師12人、省級優(yōu)秀教學團隊6個、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3人、享受河北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7人、河北省新世紀“三三三人才工程”62人。現有博士、碩士研究生2743人,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3358人,留學生176人。擁有裝備先進的教學、科研實驗室,館藏紙質圖書總量259.8萬冊。學校建有萬兆光纖主干、千兆到桌面的校園網絡以及無線覆蓋網絡。學校附屬醫(yī)院為三級甲等綜合醫(yī)院,附屬學校為獨立設置和編制經費單列單位。 學科門類齊全,工程特色鮮明,F有工學、理學、管理學、農學、醫(yī)學、文學、經濟學、法學、藝術學、教育學、歷史學11個學科門類。有87個本科專業(yè),其中與工程相關的專業(yè)70個,占比達80%。擁有河北省唯一的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養(yǎng)項目——水資源水環(huán)境調控及綜合管理,擁有河北省唯一的水利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擁有水利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機械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等15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工商管理(MBA)、土木水利、電子信息、農業(yè)、法律等12個碩士專業(yè)學位授權類別。 人才培養(yǎng)質量較高,享有良好的社會聲譽。學校具有推薦優(yōu)秀應屆本科畢業(yè)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資格。建有4個國家級特色專業(yè)、2個國家“本科專業(yè)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專業(yè)、3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yè)建設點、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建設項目、7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4個省級本科教育創(chuàng)新高地、15個省級一流本科建設點、8個省級品牌特色專業(yè)、5個省級“本科專業(yè)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專業(yè)、4個雙學士學位教育試點專業(yè)、2個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畢業(yè)生就業(yè)率和就業(yè)質量持續(xù)保持在較高水平。建校近70年來,培養(yǎng)了20余萬畢業(yè)生,涌現出眾多杰出專業(yè)技術人才和企業(yè)高管、政界精英。 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能力顯著提升。學校是河北省首批深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20年獲評河北省創(chuàng)業(yè)大學。青藍眾創(chuàng)空間為河北省省級眾創(chuàng)空間、河北省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孵化示范園以及河北省眾創(chuàng)空間聯盟成員。 “十三五”以來,在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中國“TRIZ”杯大學生創(chuàng)新方法大賽、中國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等競賽中獲國家級獎勵600余項,其中,第六屆、第七屆中國“TRIZ”杯大學生創(chuàng)新方法大賽連續(xù)兩屆獲特等獎;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Robocon)2018年、2019年、2020年連續(xù)三屆獲一等獎;中國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FSCC)“凌云車隊”2017年、2017年、2018年連續(xù)三年進入中國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十強,2019年、2020年連續(xù)兩年獲高速避障項目第一名。 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成績斐然。以大工程文化為引領的校園文化建設活動繁榮發(fā)展,“大工程文化育工程人”項目獲評教育部思政司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項目、全省宣傳思想文化創(chuàng)新案例。建立“甘丹書院”“紫山講堂”“道德講堂”等文化陣地,成立全國高校第一個八路軍“129師”精神研究會,深入傳播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革命文化和*先進文化。積極構建古建筑文化,建立古建筑構件展室并在此基礎上籌建古建筑博物館,現擁有古建筑構件1700余件,其中北齊佛塔磚系列藏品國內罕見,學術價值巨大。全力打造自強文化,2006年以來共有17名大學生獲評“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彰顯“文化戰(zhàn)疫”力量,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主題歌曲《愛在黎明的天》在中國教育電視臺滾動播出并在“學習強國”全國學習平臺展播。師生原創(chuàng)文藝作品獲全國第五屆大學生藝術展演一等獎、河北省文藝振興獎、全省精神文明“五個一工程”優(yōu)秀作品獎。原創(chuàng)畢業(yè)歌作品獲評全國校園歌曲創(chuàng)作推廣活動新時代校園原創(chuàng)歌曲、第三屆全國最美校歌展播評選活動推介歌曲。體育文化建設成果豐碩,“十二五”以來,在全國大學生田徑錦標賽等國家級賽事中獲冠軍39項,田徑隊多次蟬聯河北省大運會團體冠軍,3名學生分別打破河北省大學生女子10000米競走、男子鏈球和三級跳遠紀錄,1名學生入選國家田徑隊,1名學生作為主力隊員獲得全國射擊錦標賽男子10米氣步槍團體冠軍。男籃每年代表河北省參加全國大學生籃球聯賽(CUBA)并多次進入全國八強!度嗣袢請蟆贰豆饷魅請蟆贰吨袊逃龍蟆泛椭醒腚娨暸_、新華社對學校文化建設多次給予報道,社會反響熱烈。 科學研究與社會服務成果豐碩!笆濉币詠恚袚157項國家級科研項目,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國家區(qū)域創(chuàng)新發(fā)展聯合基金項目1項;1075項省部級科研項目。發(fā)表1881篇SCI、EI收錄期刊論文,獲334項職務發(fā)明專利。獲163項省部級科研獎勵,其中河北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項、河北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項、河北省社科優(yōu)秀成果獎一等獎2項、水利部大禹水利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獲22項省級教學成果獎,其中一等獎4項。1項成果獲中國地質學會2015年度“十大地質科技進展”。學校主辦有《河北工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河北工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建設有3個院士工作站、1個國家級技術轉移示范機構、3個省級協同創(chuàng)新中心、8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4個省級技術創(chuàng)新中心、8個省級產業(yè)技術研究院、5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以及2個省級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 國際交流與合作成效顯著。學校先后與英國、美國、德國、日本等19個國家和地區(qū)的50余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學術交流合作關系,與20余所高校開展了雙學位和交換生項目。建有河北省引才引智示范基地、河北省外國院士(諾獎)工作站以及河北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招收來自巴基斯坦、贊比亞、貝寧等國家的留學生。作為第一主編單位,與美國阿拉斯加大學、英國朗堡大學、烏克蘭國立建筑技術大學聯合創(chuàng)辦Scopus數據庫和ESCI收錄期刊World Journal of Engineering。 (基本數據截至2020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