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驢得水觀后感優(yōu)秀范文
開心麻花最近新出了一部電影,叫《驢得水》。如果你以為他像《夏洛特煩惱》一樣是一部讓你在電影院捧腹大笑,一秒接著一秒不會停息的歡樂喜劇那就會失望,我在最近看了這部電影,覺得是這幾個月來在電影院里看到最好的一部電影了,所以我需要寫點觀后感,不然他也就僅僅成了一部殺時間的電影而已。
從電影形式上來看,他更像是一部話劇,夸張的人物表情,簡單和快速切換的舞臺布景,和因為沒有旁白而演員的對話特別多的臺詞,就像是把一部立體的舞臺劇放在了二維的影院屏幕上;從市場營銷上看,各大中文互聯(lián)網(wǎng)和社交媒體上,也沒有大肆的宣揚這部電影,把這部電影推倒風口上,而是在上映幾天后,人們偶然知道了這部電影,然后打開影院購票信息一看,喔,排片率還蠻高的,我猜測是各大院線經(jīng)理相信開心麻花的實力,也由于《夏洛特煩惱》的成功,而給《驢得水》這么高的排片率。
至于票房,電影分析等,就不在研究和調(diào)查了,自己畢竟要寫的是觀后感,而不是影評。我認為,任何一部電影最重要的是故事要講的好,編劇是最重要的,故事的走向貫穿著整部電影的劇情,劇情的變化使觀眾的代入或者聯(lián)想,從而達到與觀眾共情或者觀影后給觀眾帶來啟發(fā)!扼H得水》這部電影的故事給我?guī)砹艘恍└惺芎蛦l(fā),這些感受或許我現(xiàn)在的這個年齡階段似乎體會的不是那么深刻,但在這現(xiàn)實生活中所發(fā)生的事情,其實遠比電影本身精彩的多。
我最喜歡的張一曼,老裴給她表白后她告訴老裴,自己好不容易跑到一個沒人管的地方,就是想要過放蕩和舒爽的生活,誰說了這輩子一定要找個男人一起過,自己的雙腿就只為這一個男人打開的?我就想過*和放蕩的生活有什么錯。張一曼揮灑著剝完大蒜的外皮,撒向天空,呼喊著下雪啦,下雪啦,活的自由又開心。銅匠的老婆找上門來,張一曼為了趕走銅匠,就給銅匠說,你就是個牲口!關(guān)于這一點,說的堅決而又徹底,像極了在現(xiàn)代都市中那些灑脫而又飄逸的白骨精。
整部電影,由于劇情的轉(zhuǎn)變,每個人都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而每個人都是所謂的「知識份子」,知道無數(shù)的詩歌、歷史、堅定的人物形象和不屈的知識份子形象,而正是由于大家都是知識份子,在陷入一個利益集團之后,為了滿足各自的利益或者是面對強權(quán)的壓迫,人物的行為和語言開始發(fā)生了轉(zhuǎn)變。當然我無法得知當某個人的語言和行為發(fā)生轉(zhuǎn)變的時候,他的思想是不是也發(fā)生了轉(zhuǎn)變,就像我們永遠無法知道別人在想什么一樣,我們無從得知,人性到底是什么樣子的,那絕對不是用幾個句子或者幾個詞就可以論證出來的。
我從這部電影中得到一個非常直觀的感受:如果我無法靠自己個人的才華或者能力賺的金錢來滿足自己的物欲生活,而是需要靠某個組織或者某個團體,來謀取自己的物欲,那么就會永遠逃不脫:有知識的害怕有錢的,有錢的害怕有權(quán)的,有權(quán)的害怕給錢的。我并不會把我逃不脫的這三點定義為「人性」,因為「人性」這么龐大的話題,哪是我所能用幾句話就可以論證的了得。
很多人都不愿意談錢,我身邊還有一些朋友同齡的90后朋友都還可笑的覺得自己還很年輕。仔細一想,自己畢業(yè)這三年所面臨的巨大問題依然一個都沒有解決,買房、買車、結(jié)婚。三件大事依然還是零!雖然這三年來,我的性格和能力以及思考和觀念都發(fā)生了變化和升級,可是一談到「錢」,依然空無一物!扼H得水》這部電影中,讓我感受很深的一點也在于此處,如果有一個機會可以讓自己的工資提升400倍,但要滿足這個機會必須要說一個慌,然后要承擔起這個慌被敗露之后的風險,你會做嗎?
這四位教師做了,這四位知識份子,為了得到滿足于自己工資400倍的金錢,把一名銅匠打造成一個知識份子形象,最后,也是被自己一手打造出來的這個形象所毀,像極了無數(shù)貪污腐敗的場景和一切套機取巧的真相?墒,現(xiàn)實當中呢?如果一個普通人,想要靠自己的工資在一線城市買房?可能嗎?想要靠工資獲得某一份安全感?可能嗎?想必大多數(shù)人都會走向那條道路,因為有錢,有資產(chǎn)的生活,才是一切安定的基礎(chǔ)。
電影看到最后,銅匠的老婆跑出來,你以為是發(fā)生了一場喜劇般的鬧劇,卻發(fā)現(xiàn)整部電影中始終沒有變的是銅匠的老婆,這個滿臉發(fā)油到處是痘,蠻橫不講理的非知識份子。別人罵銅匠是牲口的時候,她回罵到,你們才是牲口;別人用槍指著銅匠的時候,她跑出來搶奪槍支,從頭到尾只有她始終沒有變?墒窃诂F(xiàn)實生活中,哪里會有愿意一直活得滿臉是油到處是痘呢?
最后,這部電影之所以給我某一種特別深的感受,也是因為,當你看過很多電影之后,你成為一名電影愛好者,你愿意接受所以形式的電影,在生活中,你或許會突然停駐下來,發(fā)現(xiàn)這里是不是之前某一部電影中的鏡頭,你會突然從現(xiàn)實中抽離出來,沉駐與其中,像是在尋找著自己一直在尋找的某種東西,但回過神來,你又必須于現(xiàn)實的生活當中,一切如夢幻泡影,一次又一次的打起精神來,尋找你想要的生活,尋找你喜歡的人,賺更多的錢,創(chuàng)造更多的愉悅。
感慨了,結(jié)合這部電影和自己的經(jīng)歷,發(fā)出一種反思。
屈從生活,又抵死不服輸,你我不都是這樣?
篇二:驢得水觀后感優(yōu)秀范文
開心麻花出品的電影《驢得水》,由同名話劇改編,本劇初演是200人的木馬劇場,終究在1400多人的保利劇院!扼H得水》的故事皮相借西北邊陲小學(xué)校的荒唐,觀眾看似荒誕卻似曾相識。不僅可以把它當作一出黑色喜劇來看,而且還可以從中看到一些回顧歷史的、關(guān)于人性的東西。它并不是一部簡單地讓你笑或者讓你哭的電影,而是它會讓你思考,讓驢再飛一會兒,才是編劇兼導(dǎo)演周申、劉露的創(chuàng)作初衷。
所謂“驢得水”,就是一頭去馱水的驢,水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代表財?shù)囊馑肌H欢,這頭驢并不僅僅是頭驢,還是小學(xué)校諸位老師心照不宣的“同事”,胸懷壯志要拯救中國農(nóng)村教育夢想的孫恒海校長,為他建立起以假亂真的檔案,這樣每個月就多出來一份薪水。一個謊言,需要一千個謊言去掩飾,本片就從上峰點名要聽驢得水講課開始,荒腔走板到無法收拾。既對從魯迅到柏楊一再批判的國民性進行藝術(shù)拆解,又將人生的“意義與虛無”做了探討。在李安導(dǎo)演“父親三部曲”中擔任攝影師的林良忠,為《驢得水》營造出來一種“戲劇化”的電影語言模式。
所謂“驢得水”,就是一頭去馱水的驢,水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代表財?shù)囊馑。然而,這頭驢并不僅僅是頭驢,還是小學(xué)校諸位老師心照不宣的“同事”,胸懷壯志要拯救中國農(nóng)村教育夢想的孫恒海校長,為他建立起以假亂真的檔案,這樣每個月就多出來一份薪水。一個謊言,需要一千個謊言去掩飾,本片就從上峰點名要聽驢得水講課開始,荒腔走板到無法收拾。既對從魯迅到柏楊一再批判的國民性進行藝術(shù)拆解,又將人生的“意義與虛無”做了探討。在李安導(dǎo)演“父親三部曲”中擔任攝影師的林良忠,為《驢得水》營造出來一種“戲劇化”的電影語言模式。
《驢得水》把時間放在了民國,但卻是一出“架空寓言”。雖然整個故事圍繞的是教育經(jīng)費上的那點事,但是以此延展開卻讓觀眾看到了教育、看到了體制,最后也看到了自己。萬萬沒想到開心麻花在哈哈哈哈的《夏洛特煩惱》之后,會拍了一部如此鞭撻入理的黑色幽默喜劇。正如預(yù)告片放出來的slogan:講個笑話,你可別哭!《驢得水》的主旨,還是奔向“三言二拍”的范式,這臺戲的意義也是告訴觀眾:為了美好的目的去做錯誤的事,終將走上歧途。每一個人在錯誤的路上,都不可能不成為另外的人,讓最初的自己根本不愿意相認。
即便是小學(xué)校,其實也是大社會,
一樣可以看做是《圍城》。當那位聲稱留學(xué)過英國的特派員上場之后,《驢得水》就開始真正超出小學(xué)校為了善意的目標而吃空餉的范疇,從茶杯里的風波,到無以名狀的風暴。特派員的眼里只有錢,讓銅匠繼續(xù)假扮是為了錢、跟銅匠交易是為了錢、最后婚禮也是為了錢,這樣一個貪得無厭的政客,將權(quán)錢交易的丑陋刻畫地栩栩如生。
張校長的身上積攢了太多的悲劇色彩和無奈,從一個致力于拯救鄉(xiāng)村教育事業(yè)的、懷揣夢想的知識分子,到特派員的幫兇和行刑的劊子手,到最后片尾孫恒海再次充滿了夢想,雖然跟片頭一樣伸出了手打氣,但實際上已經(jīng)注定了悲劇色彩的結(jié)局,正如片尾同事自殺的那一聲槍響,也是為這份教育夢想敲響的喪鐘。
總是路見不平一聲吼的耿直boy周鐵男,幾次強行用生命阻攔之后,差點真的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面對強權(quán),這個曾經(jīng)可以捐出自己工資支援鄉(xiāng)村教育事業(yè)的知識分子,跪到了特派員的腳下,哈成了哈巴狗。并且在官兵要強奸同事張一曼的時候,也縮成了一坨虛無的肉。這個曾經(jīng)可以不為了五斗米折腰的教師,到最后也失去了當初的硬氣,和他心心念念的孫佳。一把槍桿子,把一個知識分子的尊嚴全部給奪走了。
裴魁山是片中被嘲笑硬不起來的男人,他的軟,不僅體現(xiàn)在跟張一曼的房事上,而且還在他自身的軟弱上。雖然他在大夏天穿起了一身貂皮,但是再華麗麗的行頭,也架不住他內(nèi)心的軟弱。因為被張一曼拒絕,裴魁山于是懷恨在心,出口成臟,并跟銅匠聯(lián)合起來“謀殺”了張一曼。
如果要說本片最為諷刺的地方,就是真正的驢得水,被銅匠假冒的呂得水給主張殺得吃了。大字不識的銅匠,通過這幾位老師培育,有了見識,有了戾氣、有了貪欲,卻少了當初的那份單純和善良。被啟蒙之后的這個人,本來只是偶然出現(xiàn)在小學(xué)校的過客,卻成為了影片下半段的終極大魔王。銅匠的存在和逆襲、爆發(fā)、反噬,把這幾個教師黑得體無完膚。
《驢得水》最主要的主角張一曼,她是一個放縱不羈愛自由的新時代女性,并將性與愛巧妙地分開,導(dǎo)致裴魁山和銅匠,都從愛她開始變得恨她。于是她為這份自由付出了代價:從扇耳光到剃頭,她從瘋癲直到自殺,讓這個追求自由的新時代女性,死在了當時的大環(huán)境之下。
完全可以和姜文的《讓子彈飛》結(jié)合起來看的《驢得水》,是烏托邦破滅的黑色幽默喜劇,我卻覺得它更像一個舊時代的寓言故事,上演的是過去的故事,卻繞梁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