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无码一区视频_成年精品在线播放_久久99久久99精品免观看_国产一区二区自拍

所在位置:大風車考試網(wǎng) > 高考新聞 > 正文

新高考模式能同時選擇物理和歷史嗎

大風車考試網(wǎng)

第四批高考綜合改革省份甘肅、黑龍江、吉林、安徽、江西、貴州、廣西等七省區(qū)新高考模式為3+1+2。

隨著3+1+2新高考模式的公布,有家長表達了疑惑,學生不能同時選擇物理和歷史嗎?

新高考模式能同時選擇物理和歷史嗎

物理和歷史科目作為3+1+2模式的首選科目,學生只能從中選擇1門考試,物理和歷史科目在這種模式中是不能同時選擇報考的。

一個人的成長發(fā)展應該是多種多樣的,高考綜合改革的目的就是增加學生選擇權(quán),滿足個性化的學習升學。如果學生既想學物理,又想學歷史,我覺得應該設計這樣一種組合,那就是,首選科目選擇了物理,可以把歷史作為后面兩科之一,如果選擇了歷史,也可以把物理作為后面兩科之一。

事實上,在首批高考綜合改革省份浙江上海等省市的3+3模式中,就有將物理和歷史同時選擇的組合。3+1+2模式,將物理和歷史作為能同時選擇的組合,實踐中是可行的。

新高考“3+1+2”模式指的是,“3”即語文、數(shù)學、外語3門統(tǒng)一高考科目;“1”和“2”為選擇性考試科目,其中“1”是從物理或歷史科目中選擇1門;“2”是從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中選擇2門。所有科目總分為750分。

隨著“3+1+2”新高考模式公布,網(wǎng)友們紛紛留言表達疑惑:這種模式優(yōu)勢在哪里?學生不能同時選擇歷史和物理嗎?能把外語作為選科而不是必考科嗎?學生只選了物理不選化學會影響未來讀理工科大學嗎?分班和授課怎么進行?

對于這一系列問題,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采訪,一一作出解答。

澎湃新聞:為什么第四批高考綜合改革傾向于采取“3+1+2”的新高考模式?

儲朝暉:“3+1+2”的新高考模式,實際上是從浙江、上海啟動試點以來,其他各省再跟進實施。得益于前面其他省份的經(jīng)驗和教訓,相對來說,這一輪的高考綜合改革,新進入的這些省份,推進得更加平穩(wěn)。

澎湃新聞:這種模式優(yōu)勢在哪里?比文理分科、“3+3”模式,改進在哪里?依據(jù)是什么?

儲朝暉:“3+1+2”模式跟“3+3”模式相比,主要是把后面的“3”進行了等級劃分,“1”比后面的“2”權(quán)重分更高了。這個主要是針對浙江的試點當中出現(xiàn)很多考生棄考物理的問題,因為物理獲得分數(shù)的難度相對較高。這樣一改革,就使得更多考生能夠選物理。而物理是整個偏向理工這一類考生必須學的基礎學科,如果沒有學物理,學生未來的職業(yè)生涯和發(fā)展都受到限制。

澎湃新聞:有聲音認為,如果考生同時想選擇歷史和物理,那怎么辦?為什么物理和歷史作為“2”的科目只能選擇其一?

儲朝暉:事實上,我自己就是這樣一個很特殊的例子,我原來學的專業(yè)是物理,但我現(xiàn)在做的工作有很多是跟歷史相關(guān)的。一個人的成長發(fā)展應該是多樣的,如果學生既想學物理,也想學歷史,我覺得應該給這樣一種選擇。也就是,物理和歷史應該成為一種組合,比如說能不能動態(tài)地選擇,如果選擇了物理,可以把歷史作為后面兩科之一。如果選擇了歷史,也可以把物理作為后面兩科之一。

從這個角度來說,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不是完成式,而是進行式的,需要不斷地完善,至少能不能對物理和歷史進行動態(tài)組合,我覺得這可以嘗試。各個地方如果有條件,或者可以從某個地方先進行實驗探索,有了經(jīng)驗以后再進行大范圍的推廣。

澎湃新聞:不少聲音認為,應該把外語也作為選科而不是必考科,怎么看待這個問題?

儲朝暉:如果學生不學英語了,那么這不僅僅是缺少知識的問題,而是缺少一種視野、思維方式、文化,以及缺少一種跟人類大多數(shù)人進行互通的工具,特別是在一些科學的領域,很多尖端的科學文獻,可能首先用英語的方式把它發(fā)表出來。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那些簡單的把英語教學看成學科教學的看法就是有局限的,不符合中國教育現(xiàn)代化的進程,僅僅看到短期當下幾年的事,而沒有看到我們下一代要怎么發(fā)展。

其實包括英語教學在內(nèi)的各科教學都存在單一化問題,內(nèi)容、方式、模式單一化。我理解教育本身是“散步式”的,所謂“散步式”的是每個人自己找到興趣點,找到自己的目標,依據(jù)自己的速度、體力、方式來走。而我們現(xiàn)在都變成是賽場上“賽跑式”的,同樣一個起點,大家沿著同樣的跑道往前奔,最終在終點還要看誰先到,誰到的時間是多少,這才是當下我們英語教育教學遇到的突出問題。

澎湃新聞:多數(shù)理工科高校同時要求考生需要讀物理和化學,但“3+1+2”的新高考模式賦予了學生更自由的選擇,這樣高中學生選科會不會存在盲目性,不利于未來大學升學?

新高考不選物理可以學的專業(yè)有哪些選物生地組合可以報考哪些專業(yè) 新高考選科技巧新高考選物生地的女生適合什么專業(yè)2022年上海高考填報志愿的方法與步驟 新高考志愿填報規(guī)則
2022年山東高考填報志愿的方法與步驟 新高考志愿填報技巧新高考律師對選科有什么要求 選科注意事項山東新高考怎么選科最好 有多少種組合搭配河北新高考模式怎么選科最好 選科注意事項
江蘇新高考方案怎么選科是最好山東新高考志愿96個志愿如何錄取 考生該如何選擇志愿

儲朝暉:高校有這種要求是基于后續(xù)的學科教學,如果學生沒有學科基礎就難以學進去,這也給學生提供了選科的參考。整體來說,在未來的發(fā)展當中,物理化學都是非常重要的,有些地方的中考,把物理化學的分數(shù)降低,這是不理性的,應該盡快糾正。

澎湃新聞:新高考模式之下,學生選科會不會更傾向于跟以往的文理分科一樣?

儲朝暉:新高考模式之下,各地沒有了文理分科,但事實上依然存在偏文和偏理的選科習慣;谖磥砭蜆I(yè)的需求,事實上肯定是偏理科的人更多,偏文科的人更少。每個學生還是要依據(jù)自己的優(yōu)勢來做選擇,實際上也是社會需求的反映。

澎湃新聞:新高考模式的實施,分班和授課是否會比以前復雜很多,需要避免哪些問題?

儲朝暉:相比于“3+3”模式,“3+1+2”模式的復雜性大大降低了,可操作性相對來講更強,但我認為它依然只會是一個階段的方式,未來隨著時間的推進、教育的發(fā)展,會再進一步完善。

  • 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