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校長是學校的一把手,也應該是課程理念培訓的第一對象。
我們知道: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這對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而言,相當重要。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能否得以真正的落實實施,取決于學校的辦學方向。校長作為第一把手,是學校辦學方向的指揮者,只有校長重視了,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那種“有名無實”的開設局面。才能使得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展不再是“蜻蜓點水,水過無痕”的過眼云煙。才能從根本上改變學校的教學制度,制作和完善好學校對本課程管理制度和師生的評價方式,從而提高教師的主動性,學生的受益面,激發(fā)師生的智慧與力量。
因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如何才能有效性地“常態(tài)化”發(fā)展,校長是決策者,是領導者,應當當好“先鋒指引人”,應該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理念的第一培訓對象。
2、學校要落實指導教師隊伍,保證課程的有效實施。
教師是綜合實踐活動實施不可缺少的因素,學校只有落實好本課程活動指導的教師隊伍,才能實施好本課程。為此,我提議:學?捎梢幻<夘I導主管本課程的實驗工作,并成立本課程的研究課題組,成員可由少先隊輔導員、各班主任、有特長的各學科老師來組成。課題組應負責好全校各年級綜合實踐活動的統(tǒng)籌規(guī)劃(也應容入指導教師的隊伍中),學科教師作為綜合實踐活動的主指導教師,同時,學校應鼓勵所有教師都參加本課程活動課的指導工作。
3、學校應重視對教師隊伍師資力量的調配工作與師資水平的提高工作。
我們知道,這是一門涉及研究性學習、社區(qū)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四大指定領域融合為一體的課程,它的整體性、實踐性、開放性、自主性、生成性極強。如何才能圍繞好學生與自然、學生與社會、學生與自我的三大關系;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與特長;處理和利用好課程和生成資源等,使學生的個性得以發(fā)展,真正成為全面發(fā)展的人才等等。這對于學校,對于我們作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指導老師來說,無疑是一大挑戰(zhàn)。因而,作為學校,應盡其所能地為教師們提供和創(chuàng)造各種培訓和鍛煉的機會,從而提高教師們師資水平。作為指導教師,我們應珍惜學習成長的機會,認真、積極參與,通過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反思,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水平,使自己得于成長,更好地完成我們肩負的重擔。
以上建議,只是我個人的一點小見解,若有不妥,請大家指正。